《少女革命》選摘(2):《慾望城市》之前的單身女郎傳奇

2016-08-21 07:00

? 人氣

海倫.葛莉.布朗的「單身女郎」因此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她創造出的「單身女郎」不再是婚姻前的過渡時期,而是一個嶄新的陰性身份。單身女郎不只單身,更視單身為解放時光;單身女郎不只擁抱情慾,更享受比已婚婦女更自由的情慾;單身女郎不只談戀愛,更玩弄愛情遊戲,在多段戀情之間流連忘返。單身女郎因此瓦解了婚姻家庭對陰性身份建構的壟斷。從布朗開始,定義單身女郎的不再是婚姻與家庭,而是性與愛慾。她驕傲直言,單身女郎是「我們時代中的嶄新明星」(the newest glamour girl of our times)。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海倫.葛莉.布朗後來還是結婚了。不過,她一直到1959年,才嫁給一路幫助她出版與宣傳的影視製作人大衛.布朗(David Brown)。那時,她已經三37歲,晚婚的布朗不只挑戰了戰後美國社會的早婚定律,更由於她長年享受單身生活,使得她終其一生都認為自己是「單身女郎」,從不認同自己是已婚婦女。布朗的「反認同」於是逆轉了傳統婚家意識形態――不是單身女郎晉升為已婚婦女,而是已婚婦女永遠是單身女郎。

布朗的單身女郎同時也是少女革命的新階段。單身女郎是女孩,不是女人。60年代是屬於少年的年代,各種青少年次文化蓬勃而生,抵抗成人世界的世故腐敗;可是少女尚未現身,少女只是「少年」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女性主義也看不見少女。第二波女性主義者強調女人是女人,不是少女,少女在她們眼中是貶抑,是污名。但是布朗的單身女郎以少女作為逃逸路線,翻轉污名。單身女郎樂於作少女,以自己的青春與情慾,迎戰60年代性別雙重標準仍不動如山的父權社會。

《慾望單身女子》出版後獲得兩極反應。一方面它成為傳奇暢銷書,受到全國少女熱情擁抱,從城市各個角落召喚出一個又一個不馴的單身女郎;一方面,它受到保守道德份子的激烈批判,視布朗為不道德代言人。不過,道德份子的攻擊正好證明了布朗的革命成功――她挑戰了父權社會的雙重標準,婚姻體制的絕對必然;她鬆動了異性戀父權社會與婚姻家庭體制之間天衣無縫的連續性。《慾望單身女子》越是被攻擊,它就越鼓舞叛逆的單身少女;它越具爭議性,就越能掀起天翻地覆的單身革命。

琳達.葛蘭特(Linda Grant)在自己的性革命回憶錄中說,《慾望單身女子》是推動60年代性革命最重要的書之一。

海倫.葛莉.布朗對單身女子的召喚始於《慾望單身女子》,卻不止步於此。在這本書的成功之後,布朗開始經營自己的專欄「女人自己來」(Woman Alone)。在這個專欄中,布朗不變自己的單身立場,卻擴展了自己的召喚群體。她不只為城市中的單身女孩書寫,更為離婚女子與寡婦指引方向。所有在婚姻體制之外的女子,所有在單身狀態之中的女子,全都是她意圖呼喚的對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