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在倫敦奧運和傅園慧的無厘頭的率真反應後,中國社會已開始反思「舉國體制」的問題。當然,這種反思無法靠「負面刺激」來加持。
多年前,中國女網好手李娜就是一個反例。
在中國許多傳統運動員或官員眼中,李娜是一個「舉國體制」的叛逃者,她在多次比賽中,「脫格演出」。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在一場在準決賽中,因現場觀眾的加油吶喊聲時間不當,李娜索性把球打進了觀眾席,並向觀眾罵了一聲「Shut up」(閉嘴) ,事後引來排山倒海的抨擊。
2011年法網奪冠後,李娜在感謝名單中提到團隊、觀眾和贊助商,卻沒像其他運動員那樣「感謝國家」,亦掀起輿論的軒然大波;2012年,李娜曾在一場公開賽表示:「打球不是為了國家,是在為自己打球」。這番言論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幾乎炸了鍋,正反兩極聲音不絕於耳。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運動員背負著國家名譽、人民期待體制下的最佳寫照。尤其,舉國體制是集權制度的產物,如同前蘇聯、東歐、北韓、中國等,多數人不會問運動員是否真的享受體育、內心是否快樂。
然而,四年一度的奧運會精神,本應當是人類積極挑戰自我的勝利,而非淪為綁架愛國和民族主義的格鬥場。傅園慧的真情演出,不只為中國民眾帶來歡樂,更多的,或許也在挑起社會對「舉國體制」扭曲競賽精神的更深層內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傅園慧的無厘頭,柔性挑戰「舉國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