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在人間》選摘(3):CNN封為魔鬼下的蛋,卻有著天使般外表

2016-09-24 12:00

? 人氣

變蛋洗淨後,切割的工作也是由我來執行。變蛋黏刀,不能切,而是要用一根棉線,牙齒咬著一端,另一端纏住變蛋後,往相反的方向輕輕一拉,變蛋便一分為二,露出柔軟的溏心……溏心是檢驗變蛋製作是否成功的關鍵,蛋白部分彈性十足,蛋黃部分還是流質的,這是做得最好的變蛋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果過了春節再吃,蛋黃則凝成硬硬的一坨。崔健說:「現實像個石頭,精神像個蛋。」春節後的變蛋,則是蛋白蛋黃都很「現實」,味道也變得苦澀,大不如前。

食用變蛋一般會撒上薑末和一些白胡椒,淋少許醋,但也有人喜歡直接吃,就喜歡那種淡淡的鹹味。

經常能夠看到街邊賣變蛋的攤販,有顧客逐個在耳邊晃動雞蛋(其實哪裡聽得到),最後選擇一個彈性最好的敲開,現場吃掉。老家管這個叫「喝變蛋」,據說很補。從前,每次看到有人蹲在那裡,肆無忌憚地吃,吞嚥時閉著眼睛一臉幸福表情,我都會想:「將來,等我上班了,一定要一口氣吃到飽。」

真正上班的時候,我已經在北京。北京興吃松花蛋,我對那東西興趣不大,倒是老家只要來人,我都會托對方帶十來顆上好的變蛋過來。

前些天,在位於潘家園的某省駐京辦吃飯,突然在菜單上的圖片看到了變蛋,北京也有這種魔蛋了?黃澄澄,晶瑩剔透,正是我童年吃的那種。其實,蘇魯豫皖幾個省區,都有做變雞蛋的傳統。

大快朵頤一番後,隔幾天又帶兒子來這裡,皮蛋上來,我諂媚地給他挾了一塊,告訴他,這可是爸爸小時候最愛吃的東西之一。兒子咬了一口,臉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把剩下的一半放下,「我覺得,這個,還是打包回去給奶奶吧」,他說:「我想她一定喜歡的。」我也沒生氣,把他不吃的部分揀過來享用了,然後拍拍他肩膀說:「真長大了,知道孝順啦。」但心裡想的其實是—這小子,將來索性去CNN上班算了。

作者|陳曉卿

紀錄片導演,美食專欄作家。1965年生於安徽靈璧,1989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後,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至今。1991年開始拍攝和製作紀錄片,作品有《遠在北京的家》《龍脊》《百年中國》《一個時代的側影》《甲子》等。2012年,領銜製作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首播後引起廣泛關注,後陸續在臺灣、香港、新加坡等地播出,影響遍及海內外,成為年度話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圓神出版《至味在人間:跟著「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品嚐大江南北的家鄉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