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俱樂部 (the Coffin Club)」於2010年創立於紐西蘭,加入會員可以親手打造自己的棺材。發展至今在紐西蘭已經有15~20個分部,在英國、義大利也有海外分會。很多俱樂部會員還把棺材帶回家,當成書櫃、咖啡桌甚至當床睡。是什麼原因讓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死亡」議題變成受歡迎的俱樂部?一起來看看「棺材俱樂部」的故事!
創新點:正面看待死亡讓人重新活過,提供社群支持讓彼此在人生終點不再孤單。
本文三大重點:1. 安寧照顧的護士經歷無數生離死別,決定「自己的棺材自己做」。2. 不只減輕兒女負擔,還有溫暖社群陪伴走過人生最後旅途。3. 化解傳統喪葬業者的疑慮,化競爭對手為親密戰友。
1. 安寧照顧的護士經歷無數生離死別,決定「自己的棺材自己做」
「棺材俱樂部」的創辦人Katie Williams退休前從事安寧照護,陪伴許多接近人生終點的人們安詳走過餘生,也讓他經歷過無數生離死別的場面。
退休後,Williams報名參加「第三年齡大學 (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 U3A)」。這是一個推廣終生學習、鼓勵退休人士培養興趣的組織。在一次腦力激盪工作坊中,導師希望學員提出一些大膽的想法,Williams想起過往職業生涯中,參與過許多缺乏個人色彩的葬禮,他突發奇想,說:「我想自己做棺材」。
「我參加過許多葬禮,卻無法從中瞭解他生前最喜歡什麼?為了什麼開心大笑?如何去愛?」我心裡總想著:「我們的人生旅途值得一場精采、個人化的告別。」
或許這個點子太過驚悚,Williams笑著回憶起當下:「現場一片沉默,但工作坊結束後很多人來找我,對自己做棺材很有興趣。」
2010年,雖然一無所有,也不知從何下手,但Williams仍召集附近一些有著木工、建築工技能的鄰居帶著工具加入,在自家的車庫發起「Kiwi Coffin Club」。
每週三早上,俱樂部會員會集合到「總部」裝飾自己未來要住的「豪宅」,每個人的棺材由負責木工的會員完成基本結構,確保尺寸、強度符合規格,再各自由會員接手,完成後續的「裝潢」。
俱樂部的模式看似簡單,但很多人一時無法接受。兩年內相繼失去丈夫和女兒的Jeanette Higgins回憶起第一次參加聚會,站在一堆棺材前,她被嚇壞了,離開幾個月後,才又再回來。
「雖然剛開始我很惶恐,但我發現只要開始動手作,專心把自己的棺木磨亮、上漆的過程中,你漸漸會把『死亡』兩個字拋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