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絕不只在教室!這間帶孩子6年踏全台的小學,映出台灣書本教育的悲哀現實

2016-10-19 10:55

? 人氣

除了單車社,種籽開過的社團真不少,還有許多是由家長開的社團:亂玩社、小農夫社、電影社、台語歌社、烹飪課、圖書世界和說故事時間等等。阿正開了一年的「造窯課」,為種籽留下了一個麵包窯,成為種籽特殊的景致。「麵包窯是由小孩做,大人輔導,每週一次,做了一年,整個學校都參與了。」阿正忙著跟輪流爬到背上的孩子玩過肩摔,「蓋窯的材料,有的上山找;有的花錢買;有的回收後再利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讓孩子自由選課,對老師確實是個挑戰,也因此老師必須一直保持全力以赴的意志。種籽現任總顧問、政大教育系鄭同僚副教授認為,「老師需要將課程開得有趣、有意義,才能經得起選修門檻的考驗。吸引學生來修課,贏得孩子和家長的口碑,永遠是當老師向上的重要動力。」

用六年時間,將全台灣走一遭

「種籽每學期都會舉辦一次五天四夜的戶外教學,將台灣分成十二個區塊,用六年的時間,將全台灣走一遭,」婉如說:「現在已經是環遊台灣第三輪了,這次是去台東地區」。除了學校致家長信,與家長充分溝通之外,孩子也必須先做好行前準備,每個年級的孩子,都有一些叮嚀與基本能力目標。

「每學期走訪十二分之一的台灣,全校師生出去玩五天,家長不可以跟。」種籽現任家長會長夏宏豪說:「那是帶給孩子最真切的教育,課本上的,全都要摸到或走過,然後孩子就不會忘記。也因為爸媽不在身邊,孩子一瞬間都得長大,變得獨立。」在每學期五天四夜的校外教學,全校師生緊密相處,其中人際互動能力、相處之道、進退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這是全校學生的必修課—— 人際關係課。

家長能放手,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快。(圖/MIKI Yoshihito@flickr)
家長能放手,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快。(圖/MIKI Yoshihito@flickr)

小六的學生有畢業挑戰,和一堂必修的個人畢業製作。畢業挑戰可以選擇爬大山或是騎單車,都是四天三夜的活動。個人製作,就是每個人的各自展現,像是演奏音樂、寫小說、做武器等等;有個孩子訓練球隊,帶低年級的小孩練習打球。六上做前置作業,六下拉出時間軸和進度。「重點不是最後的呈現,而是歷程。」婉如說學生自己找指導老師,像找指導教授一樣,幾乎一對一,從發想到怎麼做,都要靠自己對話出來,不是馬上知道要做什麼題目,「尋找『我自己現在適合做什麼』的歷程裡,通常會很苦惱。有人想做的很多,但不知道選哪個。有人都沒有想做什麼,需要有人帶著他對話,」也有可能中途會改變,「遇到瓶頸和突破,才是歷程的精華。」

有從事文字工作的種籽畢業生,畢業製作就是寫小說。有的畢製是演戲的,後來去參加業餘劇團;還有做謝師宴的孩子,開了甜點工作室;十一歲的孩子熱中的事情,就已經跟未來的生命有了連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