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一則新聞:一個北大畢業、留學美國的男生寫了上萬字的長信,總結父母的種種不是,並且說自己已經十二年沒有回家過年,拉黑父母六年。這則新聞本身已經夠沉重的了。更加令人難過的是,很多微博網友在評論中說「我爸/媽就是這樣」,還有不少人讚賞當事人與家庭決裂的勇氣。
這幾年來,在網路上抱怨父母的人越來越多了。隨著心理學知識的普及,人們開始意識到早年經歷對人的影響之大,許多人忽然發現:我不如「別人家孩子」,原來是因為我沒有「別人家父母」!
但是,把問題歸咎於父母,就能解決問題了嗎?
我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我也想要「別人家的父母」
看了這個新聞,我很受觸動。我當年也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雖然沒考上北大清華,但在那個小地方也算個資優生。過年見親戚,表哥表姐們都害怕大人問成績,只有我被我媽領著,四處炫耀期末又考了多少分,排第幾名。那時候我是驕傲的。別人都說這孩子將來有出息,都是父母養育有方啊,於是我也以為我有最好的爸爸媽媽。
後來我考上了大學,讀了父母為我選擇的科系,卻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我和家裡說了轉系的想法,媽媽卻好像變了一個人,她不再誇我聰明、會讀書了,反而罵我貪玩、任性,說我將來做什麼都不會有出息。
那段時間我感到很迷惑:不過是換一個職業方向,脫離了他們選擇的軌跡,就這麼不可接受嗎?我的興趣和感受不重要嗎?為什麼我的父母不能像別人那樣,總是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孩子?
我堅持自己的選擇,為此和家裡吵得精疲力盡。朋友看我狀態不好,就介紹我去看心理諮商。在諮商師的引導下,我想起了過去的很多事情。比如以前,媽媽雖然會在其他親戚面前誇我考了好成績,但接下來總會說:「這孩子就是讀書不用我操心,其他的什麼也不會。你看她都不太說話。」
比如每次沒考好的時候,媽媽都會安慰我沒關係,但是那壓抑的氣氛讓我感覺她不是在安慰我,是在安慰自己,她一定比我更加介意。有趣的是,過去我並不覺得自己過得多麼不快樂;但是在那段時間,我想起的往往是一些令人難過的事情,甚至能發現新的細節。
不完美的父母當年,也是被不完美的父母養大的
後來有一次,我抱怨媽媽總想知道我在幹什麼,讓我感覺很不自在。諮商師說:「當然了,你一個人在外地,媽媽完全不了解你的生活狀態,會擔心是很自然的啊!」我忽然意識到:我一直在關注自己的感受,卻從未考慮過父母的感受。
考慮父母的感受其實不容易。尤其是和父母對話的時候,他們往往更加關心我們怎麼樣,卻很少提自己。媽媽也很少對我說自己的事情,但她說過的那些對我來說都很有意義。比如她說,她小時候父母總是讓孩子們在院子裡玩,自己去串門聊天、打牌,她覺得很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