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許多獨立書店因為無法持續經營而選擇收攤,但也有些書店透過轉型取得一線生機,如改賣二手書籍、或是兼賣餐飲,變成複合式的經營方式,在市場上存活了下來。許多學者專家也試圖挽救書店倒閉的困境,試著推動「圖書統一定價制」,也就是限制賣書的折扣範圍,以利維持小書店的生存及多元性。民間獨立書店也開始相互集結,因應時代變遷的衝擊,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的成立便是其中的例子。
暮沉但不黑暗:獨立書店的存續與復興的曙光
到了2000年後,新的獨立書店發展出不同的樣貌,許多人將它們稱作「獨立書店2.0」。與過去的獨立書店不同的點在於,新的獨立書店經營者選擇將店舖開設在遠離都市喧囂的偏鄉地區,主要銷售的書籍內容與當今世代開始重視關注的議題有關,如食品安全、有機生態農業、女權等,經營者除了作為知識的傳遞者,更樂於分享自己所信仰的價值,這樣的書店也吸引了不少關心這些議題的民眾前往,形成一股新氣象。
除此之外,在農村、濱海開設獨立書店的經營者也「斜槓」起來!因為書店設在偏鄉,成本的壓力不會如都市那般大,因此經營起來能更有彈性,經營者平時可從事其他工作,或是將書店改造成複合式空間,除了賣書,也能賣賣咖啡、甜點等,讓來訪的民眾除了買書還可以擁有其他享受!
像是臺北的亞典書店,裡頭規劃成書籍擺放區、展覽空間以及咖啡區,讓顧客除了前來買書之外還能享受老闆的精心製作的咖啡 ; 雲林的虎尾厝沙龍,裡面除了擺放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學等書籍,也有販售與酷兒/性別相關的作品,店裡也會不定期地舉辦展覽、講座 ; 臺南的唐恩書店則因為老闆的個人喜好,將眷村宿舍改建而成的書店一半的店面留給販售玩具小汽車 ; 而宜蘭的小間書菜則是由穀倉改造而成的小書店,除了賣書,也賣菜,老闆與老闆娘更發起了「以書換菜」的活動,消費者可以拿二手書前來交換小農種植的果菜。
即便獨立書店最輝煌的年代看似已經過去,然而因為有它們的存在,許多迷失在網路時代的人們能夠找到一個小天地、回到書本的懷抱中。在這些小而充滿生命力的書店裡,顧客能與店員近距離互動,甚至相互交流、討論書籍。也因為這些書店的存在,為匆忙的城市、悠閒的鄉村增添了不少人文精神。
小書店獨特的風格及人情味,或許正是當今人們最強烈的渴求。正因如此,即便身處在出版界的黑暗時代,仍有小書店不斷地出現,在艱苦的大環境中,找尋傳播知識、交流思想的路徑。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