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跟蹤狂法》近年也陸續修正,2013年將連續發送電子郵件也歸類其中,2017年時再擴增至SNS社交網絡、Blog等媒介上的相關糾纏與騷擾行為。受害者不只是一般人,舞台上的偶像、有名的聲優也經常被過於狂熱的粉絲所騷擾,比如熱衷刺探藝人私生活的「私生飯」就是一例。
「跟蹤狂」本來就難以認定,感受到被糾纏、被騷擾的只有當事人,中間又涵蓋太多雙方之間相處的經驗。感到困擾時就上網搜尋,是現代人的習慣,但在查詢時又感到更無力,因為大部分的建議對策都是以較消極與迴避的方式為主。
以跟蹤狂經常會在車站埋伏的案例為例,專家們會建議更改路線與搭乘習慣,像是搭早一班車、更改車廂、改搭巴士、在前一站或後一站下車、等車時靠近站務人員等。夜間返家時,務必隨身攜帶防狼警報器、盡量趁天亮時返家、選擇人多明亮的道路、記下萬一發生狀況時可以「逃進去」的店舖、請親朋好友來接等。在職場或學校時,留下對方給的書信當證據、盡量不2人單獨相處,以及「不露出必要以上的笑容搭話」,以作為自保的方法。
要待人親切卻不應過度微笑,態度需強硬但不能激怒對方,要懂得保護自己又要注意別反應過度,實在令人無所適從。心理上的壓力也難以排解,只能再次強調,”No means no.“
作者介紹|咻子
因緣際會闖入日本職場,期許能認真觀察、感受、發掘出各種日常與非日常的有趣角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日本想想】「跟蹤狂」對策:日本女子要自保,不能展露「必要以上」的笑容?!)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