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生活,更不能忘了美感!2019「總爺和風文化祭」台南登場 在日式宿舍賞宮城縣庶民工藝

2019-10-17 13:38

? 人氣

今年和風文化祭舉辦宮城縣工藝品特展,展場入口兩大高聳的木芥子和紙燈籠令人驚艷,提醒民眾拍照之餘請勿觸摸,以免損害工藝之美。(圖/鄭羽琪攝)

今年和風文化祭舉辦宮城縣工藝品特展,展場入口兩大高聳的木芥子和紙燈籠令人驚艷,提醒民眾拍照之餘請勿觸摸,以免損害工藝之美。(圖/鄭羽琪攝)

走在台南街上,不難發現這是一個充滿日式風情、懷舊趣味的城市,如果你也著迷日本老建築,總爺藝文中心除了能讓你大飽眼福,還有「2019總爺和風文化祭:宮城縣工藝品特展」能一窺日本庶民美學!在滿滿木香的「廠長宿舍」裡,欣賞傳承百年的工藝之美,以及日本人對生活美感的堅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總爺和風文化祭」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社團法人台南市台日友好交流協會共同合作,並由長期支持公益的跨國企業協助,7年來為台灣和日本搭起民間的友誼橋樑。

和風文化祭今年(2019)與位於日本東北的宮城縣攜手,在為期兩個多月的特展中,可以近距離欣賞精緻、珍貴又貼近庶民生活的工藝品!此外還邀請宮城縣白石市、藏王町、南三陸町、丸森町等地,共同規劃「日本無形文化財藝術演出」及和風市集、日本文化體驗等活動。

「謝謝台灣!」從震災重生 300年鹿舞的文藝復興

10月12日的開幕活動以「行山流水戶邊鹿子躍」表演最吸睛,舞者頭戴鹿面具、身穿民族服飾,一邊舞蹈、打鼓、歌唱,頗有氣勢;其中,年邁的行山流水戶邊鹿子躍保存會會長村岡賢一的一席發言,更是感動台下觀眾。

「行山流水戶邊鹿子躍」向下扎根傳承,來台演出的舞者都很年輕,也有在學的高中生。(圖/鄭羽琪攝)
「行山流水戶邊鹿子躍」向下扎根傳承,來台演出的舞者都很年輕,也有在學的高中生。(圖/鄭羽琪攝)

「行山流水戶邊鹿子躍」來自南三陸町,也是日本鹿舞最古老的起源地,2002年被指定為日本無形文化財。不過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311地震)幾乎讓南三陸町毀於一夕,也流失大部分的鹿舞服飾,傳承300年的文化面臨失傳危機!所幸後來在各界援助下重生,舞團重建後也積極到各災區演出鼓勵災民。

帶領舞團來台、現任行山流水戶邊鹿子躍保存會會長村岡賢一,分享了舞團復興的故事,並藉此機會感謝台灣民間當年對日本震災的幫助。台日曾一起走過311大地震、台南0206震災,而村岡賢一有感於得來不易的「文藝復興」,即使過了8年仍不忘再次感謝台灣,讓溫暖延續。

在工藝品特展中,也可以看到角落擺放著南三陸町吉祥物「章魚君」,旁邊用中文寫著感謝字句。(圖/鄭羽琪攝)
在工藝品特展中,也可以看到角落擺放著南三陸町吉祥物「章魚君」,旁邊用中文寫著感謝字句。(圖/鄭羽琪攝)

生活也能這麼美 多件展品窺見宮城縣民工藝日常

宮城縣以工藝技術聞名全日本,此次展出木芥子、仙台張子、白石和紙、提燒、鳴子漆器、玉蟲塗、仙台堆朱等數件傳統工藝品。台日友好交流協會理事長郭貞慧說,此次展覽辦在日式宿舍,也特別選擇與生活相關的展品,讓展覽更貼近「家」的感覺。

進入展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對比人還高、用和紙製成的木芥子造型燈籠,令人驚豔!「木芥子」為木製人偶玩具,從處理原木、修形、臉部與身體的彩繪、潤飾,都是由同一位工匠完成,除了介紹五種不同特色的木芥子,今年和風文化祭也特邀日本職人來台實演製作過程,還現場帶領台灣民眾DIY手繪木芥子。

木芥子曾以恐怖形象出現在漫畫改編電影《要聽神明的話》中,事實上它只是單純的玩具或收藏品。(圖/鄭羽琪攝)
木芥子曾以恐怖形象出現在漫畫改編電影《要聽神明的話》中,事實上它只是單純的玩具或收藏品。(圖/鄭羽琪攝)

展覽中較為台灣人熟悉的還有「仙台張子」,以藍色不倒翁「松川達摩」為代表,表情看來嚴肅,卻是守護家人或開運的吉祥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