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一支適合你的錶,讓它代替你向陌生人說話...買錶前這三個大哉問,你弄清楚了嗎?

2020-09-13 15:37

? 人氣

走進錶店琳瑯滿目、目不暇給,網路上各種資訊眾說紛紜,其實買錶真的不難。(圖/unsplash)

走進錶店琳瑯滿目、目不暇給,網路上各種資訊眾說紛紜,其實買錶真的不難。(圖/unsplash)

現在智慧型手錶滿街都是,但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支智慧型手錶是誰嗎?其實早在1998年,日本錶廠Seiko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支智慧型手錶Ruputer,僅僅過了16年,蘋果在2014年發表了Apple Watch一代,對傳統手錶市場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世界上第一支智慧型手錶:Seiko Ruputer。(圖/youtube截圖)
世界上第一支智慧型手錶:Seiko Ruputer。(圖/youtube截圖)

如今傳統手錶雖然勢微,卻也比從前更能彰顯一個人對品味的堅持。然而對於要入手人生第一支傳統手錶的人而言,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也同樣令人目不暇給、眼花繚亂。

好比說石英錶跟機械錶哪個適合我?又什麼是文錶跟武錶?藍寶石水晶鏡面真的有必要嗎?本篇將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教你一次釐清買錶前最先需要抉擇的三個大哉問。

買錶第一問:決定動力類型

就像汽車的動力來源有吃汽油、吃電池,還有油電混合車一樣,手錶的機芯也有三種:1530年即開始發展的機械機芯,就像傳統的汽油車;1969年Seiko率先推出的石英機芯(其實當時有一段跨國角力,Seiko搶了先手,引爆了後來長達30年的「石英風暴」,關於這個故事,之後再詳談),就像是電動車;1999年再度由Seiko推出了獨家專利SD機芯,則像是汽車中的油電混合車。

機械錶,顧名思義就是以機械裝置為動力的錶,我們可以先想像一個發條玩偶,即使我們把發條轉到最緊,也頂多只能活動個幾十秒,但現在一支上滿鍊的機械錶,卻能持續走動72小時(這有個專業術語叫作:動力儲存72小時)!且在配戴過程中無論是搖晃、撞擊,也都要能保持機芯運作的穩定性,這樣精密而頂尖的工藝技術,就濃縮在一塊比發條玩偶還小那麼多的小小機芯之中,無怪乎機械錶會有「男人的浪漫」之稱了。

雖然說是上滿鍊,但由於內部零件極為精細,過度上鍊會損及內部零件的壽命,那要如何正確又安心地為機械錶上鍊呢?這邊分享一個很簡單的判斷方式:旋轉錶冠為其上鍊時,毋須一直計算轉到第幾圈,只要旋轉錶冠的阻力明顯變緊時,就表示可以停止了。

不過既然是機械裝置,內部零件的運作自然容易受到晃動、撞擊,甚至地心引力的影響,因此走時誤差約在每24小時10秒左右,即使是通過C.O.S.C.瑞士天文台認證的機械錶,仍容許有-4~+6的誤差。

自動上鍊。(圖/Hamilton官網)
機械錶有自動上鍊與手上鍊兩種,目前以自動上鍊為主流。自動上鍊的錶會在錶盤上印有Automatic字樣。(圖/Hamilton官網)
手上鍊。(圖/Hamilton官網)
手上鍊一般不會特別標示,但若有標示,會寫Mechanical。(圖/Hamilton官網)

石英錶,顧名思義,就是以石英晶體震頻為動力的錶,那石英晶體要怎麼產生震頻呢?就是將電池接上機芯中的石英晶體,晶體便會產生極為規律的振動,這種振動不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因此走時誤差約在每24小時0.5秒左右,頂級的石英錶甚至一年的誤差只有5秒左右。

石英。(圖/Timex官網)
石英錶的辨識方式是錶盤上會寫著Quartz。(圖/Timex官網)

至於SD機芯,則是企圖保留石英錶的精準度,卻使用機構動力替代電池的概念。SD機芯實際的運作原理非常複雜,但用最簡單也最好理解的話來說,就是利用齒輪轉動的動能,來產生石英震盪所需的電力,因此不需換電池,但仍要每天上鍊,走時誤差自然也跟石英錶一樣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柯翎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