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裡,對於如何幫助因心理方面的問題或煩惱而前來諮商的人們,不僅有相關的理論課程,也有許多依據實際案例接受指導的機會。
那時,一個美國研究生報告他所負責的個案中,有對男性朋友的感情太過要好,推測他們是同性戀的案子。因為是那個保守年代發生的事,這位美國人說了「同性戀是反常的,必須矯正過來」這類的話。
那時指導老師法蘭茲.里克林博士說的話,我至今仍印象深刻。他先是這麼說:「就算同性的雙方關係親密,也不能馬上斷定是同性戀。同性戀或許是問題,但同性之愛反而是美好的,不是嗎?」現在的觀念已經有了不少轉變,但同性戀在當時的美國被視為「反常」,有時更被認定是「罪」,所以他們對於同性戀的議題非常敏感。因此,西方人過去長期害怕被認為是同性戀,甚至連同性之間的情誼也不易受到討論。
對於這一點,同性之愛反而是美好的,里克林博士這番說法意義相當深遠。他認為男性和男性、女性和女性間也有情愛存在,甚至可以說是件美好的事,然而這與同性間的性關係不能一概而論。我一面聽他這麼說,一面在腦海裡胡亂思考著:如果對同性產生愛慕之情是好的,但與之發生性行為則讓人為難,那麼以日語來說,也能區分為「同性.愛」和「同.性愛」。
然而,里克林博士後來說的話卻對我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我在這裡順帶一提,」他這麼說:「有些同性戀者藉由心理治療矯正為異性戀比較好,但也有些同性戀者不須接受矯正,而適合讓他們維持性向以實現自我。」這樣的想法在現在很普遍,但在當時—尤其是歐美社會—卻相當罕見,讓我嚇了一跳。聽了這些想法後,我的看法也受到了啟發,這對我在後來在遇到同性戀者時的幫助非常大。
同性之愛確實是很合適的說法。即使是同性間的情誼,也會產生身體反應,感受到對方強烈的魅力。但即便如此,也不代表就有性行為的慾望,或是演變成那樣的關係。
湯瑪斯.曼(Paul Thomas Mann)的小說《托尼奧.克羅格》(Tonio Kröger)中有個段落描述:「托尼奧愛著漢斯.漢生,為此他嚐盡了諸般的苦惱。」托尼奧.克羅格那時才14歲,有關他心境方面的描述引用如下:「托尼奧.克羅格自與他相識以來,一見到他的身影就仰慕不已,忌妒與愛慕如火令胸口作痛。要是能有著如你一般的碧綠眼珠,和你一樣規矩有禮,與誰都能和睦生活就好了。你隨時隨刻、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現得有教養、令人敬佩……至於我,只是遊手好閒地躺在沙地上,呆望著海面上不可思議地不斷波動來去的水光。但正因如此,你的眼睛才會如此明亮。真希望能像你……」這段確實地描寫出少年對同性友人心動的模樣。克里格博士或許會說,這不是同性戀而是同性之愛吧。然而,能感受到這般強烈魅力的神祕力量又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