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和和好友菜頭因砍傷人被送進少年輔育院之後,這樣的情形更為嚴重。「我沒事」彷彿成了口頭禪,是不想要讓別人擔心,還是像阿豪去會面阿和說的那樣,單純只是想逃避?更慘的是,在我看來,不管是阿文和琴姊這對夫妻,還是他們和小兒子之間,都更像是「不知道怎麼說所以無話可說」。但想不到的是,讓這個家慢慢活起來的,竟是因為阿豪的自殺。當阿文和琴姊注意力都放在阿和身上時,本來他們都以為能讓他們放心的大兒子,反而才是最令他們想不透的一個。
「他把所有的好都給別人,忘了留一點給自己。」
在告別式上,阿豪補習班的女同學曉貞告訴琴姊阿豪生前傳給他的簡訊,在她眼裡、在琴姊和阿文夫妻眼裡,甚至於在每個認識阿豪的人眼裡,阿豪就是顆溫暖的太陽,用盡全力在發光發熱,溫暖著身邊的每個人,他心裡掛記著的都是如何幫助別人,特別是最需要他的這個家,替父母還有弟弟向對方說出不肯說的心裡話的同時,他還背負著這個家的期待,因為他優秀、聰明、有才華,所以被迫扛下「終究要成功」的壓力。但他從來都沒反抗過,就這樣默默承受一切,因為他是那顆太陽。
當家裡唯一的太陽殞落,所存在的這個家似乎只剩陰影,就連原能仰賴的窗外陽光,也在阿和從輔育院返家後被隔絕在外。儘管活著的三個人都知道,現在必須得靠他們自己尋找陽光了。
「等我在這裡變好回去,還是等我變得跟我哥一樣好?」
「我哥真的很厲害,他這一生只做錯過一件事,就是從高處跳下去。」
《陽光普照》說白了,就是一個家庭的平凡故事,許多發生在這個家裡的,都是有可能發生在每個家庭的,當然不是每個家庭都會有小孩拿西瓜刀去砍人,也不是每個家庭都會有人以自殺結束生命。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鍾孟宏導演做的就是將這本經影像化,透過畫面、透過音樂、透過每句台詞、透過自然光影的流動......讓這故事生動的上演在你我眼前。從《一路順風》到《陽光普照》,從刻劃小人物的無奈心聲,到聊著一個家庭的紛紛擾擾,鍾孟宏導演一如既往的穩,不疾不徐的讓電影行進著,而兩者互相比較之下,顯然這次的故事更貼近觀眾些,能引起的共鳴肯定不少,《陽光普照》亦比《一路順風》更能入口。
「當然不能放心啊!但至少我陪著你一起不放心。」
我只說了一半的故事,剩下的另一半不想說,也不曉得從何說起,希望有時間的朋友都能進戲院觀賞,來讓鍾孟宏導演說給你聽。現在能說的,就是幾處讓我感觸很深,或是讓我很喜歡的地方。
先來聊聊演員的部分,忘記在哪看到,有人說《陽光普照》裡沒有不會演的演員,每個人都在飆演技,對於這點我是百分百認同,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甚至戲份較少卻仍牽動著電影的温貞菱、許光漢還有尹馨,每個人都有戲,都有讓人印象深刻且難以忽視的表演場,除了巫建和在輔育院那段內心獨白,其餘我喜歡的都是兩個人的對手戲:温貞菱在告別式向柯淑勤唸著那最後一封簡訊;柯淑勤和尹馨聊著巫建和的轉變,兩位同樣因子女傷透腦筋的母親決定攜手共度難關;劉冠廷在車裡要脅著巫建和、在屋頂上不帶感情的拒絕陳以文的請求,還有許光漢出現在陳以文夢裡陪他走到巷子口對他說「就是來看你啊」。最令我痛到不行的,就是柯淑勤和陳以文在山頂上的那場戲,說來真怪,我喜歡的這些都是悲傷的、刺痛的,好似電影裡沒有任何美好存在。事實上我認為《陽光普照》悲是大於喜的,一如海報上印著的,都曾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要痛過哭過傷心過才會更加努力的撥開烏雲、找尋躲在烏雲背後的那煦煦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