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養狗我就養一頭熊!英國劍橋學生叛逆起來,一點也不輸台灣小屁孩啊…

2016-11-21 11:39

? 人氣

大詩人拜倫曾經牽了頭熊到三一學院方庭的六角噴水池喝水。(照片提供/Harry Hsu)

大詩人拜倫曾經牽了頭熊到三一學院方庭的六角噴水池喝水。(照片提供/Harry Hsu)

說到流傳在劍橋大學各學院的奇聞趣事,那真是多如滿天繁星。以下我就分享幾個比較有名的給大家,就從我自己的彼德學院開始好了。故事要從彼德學院的著名校友-英倫十大詩人之一葛雷(Thomas Gray)說起,話說十八世紀中在學院內擔任教職的葛雷性情極其古怪,十分不好相處,整天擺臭臉,從來沒有得到學生的好人緣。據說他成天抱怨學院內的公共區域太髒,有些學生為了挑釁他,就在正對他房門的樓梯口堆滿了酒罐。這下,神經質的大詩人擔心的不只是環境衛生問題了,他開始夜不安枕,時時擔心這些酒罐會起火燃燒,於是就在自己的房間窗邊以鐵棒和繩索做了一道逃生梯,以備火警發生時逃脫之用。這讓平常喜歡戲弄他的學生們更樂了,有天,他們在半夜大喊失火,葛雷情急之下,迅速跳下床,從自製的逃生繩溜下,沒想到,竟然溜到學生們擺放的大水缸裡。如今三百年過去,當今的彼德人們,仍然會笑著指著葛雷跳下的那扇窗,想像他當時的狼狽模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葛雷(Thomas Gray)所爬出的那扇窗位置醒目,就在彼德學院側邊外牆最上方第一間房外(圖中左上角的窗戶),大詩人不願對人提起的糗事恐怕很難隱藏在歷史中。(照片提供/桑傑)
葛雷(Thomas Gray)所爬出的那扇窗位置醒目,就在彼德學院側邊外牆最上方第一間房外(圖中左上角的窗戶),大詩人不願對人提起的糗事恐怕很難隱藏在歷史中。(照片提供/桑傑)

牛頓的蘋果樹

三一學院最有名的景點之一,恐怕就是大門外那棵觀光客口中曾經掉下蘋果砸到牛頓的蘋果樹了。事實上,雖然牛頓當時所住的宿舍房間離這棵樹不遠,但根據三一學院文獻記載,這棵樹不過是從牛頓家鄉運來的原樹分枝長成的。不過,誰曉得這是否只是三一學院自己搞出來的噱頭?說不定這只是院方從一個荒廢的果園買來種在這裡的呢!因為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牛頓家鄉的那棵蘋果樹,老早就「分株滿天下」,根本無從考證株株真假,包括1964年,英國物理研究所將一枝分株贈與日本東京大學植物園;2006年,臺灣宜蘭東區扶輪社也得到一株,隔年移往臺中的武陵農場培育;2009年,牛頓故居伍爾斯索普莊園(Woolsthorpe Manor)也送了一株給中國天津大學;最有趣的是,2010年,英國皇家學會為了慶祝成立350週年,將一截長10公分、刻有牛頓姓名縮寫的分株,送上外太空,唯恐外星人不知道牛頓與蘋果樹的故事。

大詩人拜倫曾經牽了頭熊到三一學院方庭的六角噴水池喝水。(照片提供/Harry Hsu)
三一學院外那棵相傳落下蘋果擊中牛頓腦袋瓜的蘋果樹,其實只是牛頓家鄉運來的原樹分枝培育而成。(照片提供/Harry Hsu)

三一學院的熊和椅子腿傳說

說到流傳在三一學院內的趣聞,大詩人拜倫也有份。據說他在三一學院就讀期間,放蕩不羈、我行我素,讓院方十分頭疼,沒事就以各式各樣的反骨行動挑戰院方權威。有次院方公布了學生不許養狗的規定,讓他十分不以為然,第二天,他就牽著一頭熊出現在學院內的大方庭內,還把那頭熊遷到草皮中央那個文藝復興式的六角噴水池喝水。

再走過方庭,穿過三一學院大門來到學院外牆旁,一尊亨利八世的雕像也總讓人津津樂道,另人不解的是老國王的右手竟然舉著一根椅子腿。其實,他本來握的是一根象徵王室權柄的金色節杖,但雕像完工沒幾天,惡作劇的學生就用現在看到的這根椅子腿取而代之,幾百年來,校方也不以為意,乾脆就持續讓這根椅子腿一起和亨利八世訴說這個有趣的故事,讓三一學院更增添話題性。

三一學院大門上方亨利八世手持的金色節杖,被學生換成椅子腿,院方竟也這樣一直將錯就錯了幾百年。(照片提供/Jessamine Lai)
三一學院大門上方亨利八世手持的金色節杖,被學生換成椅子腿,院方竟也這樣一直將錯就錯了幾百年。(照片提供/Jessamine Lai)

劍橋連結中國紫禁城的紐帶

再講到國王學院,所有劍橋大學的華人校友都知道,1920年代,中國詩壇有一位巨擘在這裡遊學,譜出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醉人詩句。徐志摩的詩作《再別康橋》誕生80週年之際,國王學院在康河畔為他立下了一塊大理石詩碑,碑上有完整的詩文,還表示這塊白色大理石的質地與北京紫禁城內的大理石如出一轍,寓意是此處乃英國連接中國的紐帶。其實中英兩國的關係,從來都不是詩人的重點,這裡對徐氏而言的重要意義之一,是他遇見了此生最割捨不下的女人─林徽因。《林徽因傳》裡描寫兩人幽會於康河邊的一段:「徽因,在這樣的時候,你最想幹的一件事是什麼?」徐志摩當時這樣問她,當時林徽音沒有回答,只是「微笑不語,伸手摘下一片柳葉,輕輕地銜在嘴上」。說實在話,我覺得這個畫面滑稽無比,而且,在我的印象裡,這附近的柳葉上似乎常常沾上鴿子的排泄物。

徐志摩詩作《再別康橋》誕生80週年之際,國王學院在康河畔立下了刻有詩文的大理石詩碑。(照片提供/Harry Hsu)
徐志摩詩作《再別康橋》誕生80週年之際,國王學院在康河畔立下了刻有詩文的大理石詩碑。(照片提供/Harry Hsu)

謎樣之地–葛頓學院

英國和中國一樣,在古早的年代,女性是沒有權力接受教育的,第一學府劍橋大學自然不在話下。直至1869年,劍橋大學第一座讓女性就讀的學院葛頓學院(Girton College)成立,各學院才開始陸續接收女性學生,如今的葛頓學院已是一座男女生都有的學院,不過,在劍橋待過的人都知道,葛頓學院是劍橋唯一一個座落在郊區外的學院,從市中心搭巴士過去,也要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可想而知,當時的校方為的就是要把男女學生隔開,才把葛頓學院放在距離大學城那麼遙遠的位置。

這麼一處謎樣的所在,我也就拜訪過那麼一回,而且是在離開劍橋的最後一個星期,特意搭乘巴士去的。葛頓學院的建築全都是紅色的,在艷陽下,與蔚藍的天空和綠色草皮形成色彩分明的對比,最叫人忘不了的是學院內的寧靜氣氛,因為大部分的學生為了上課方便,都申請住在大學城內學院名下的其他宿舍,而地理位置偏遠的因素又讓這裡不受觀光客干擾,我與友人躺在學院後花園的草皮上,一句話也懶得講,曬了一整個下午的太陽才搭車回家。

地理位置偏遠的葛頓學院(Girton College)初創立時,是僅給女性就讀的學院。(照片提供/Harry Hsu)
地理位置偏遠的葛頓學院(Girton College)初創立時,是僅給女性就讀的學院。(照片提供/Harry Hsu)

其他有關各學院的有趣故事,很多都和橋有關,比如皇后學院的數學橋、國王學院的國王橋、克萊兒學院的克萊兒橋、聖約翰學院的嘆息橋等,也有不少和看不見的好兄弟有關,比如彼德學院驚動BBC開SNG採訪車來連線報導的古老院士幽魂、西德尼學院從17世紀以來就不斷找尋自己頭顱的革命領袖、還有聖體學院那位如今仍不時現身怒問自己女兒和情人幽會到哪裡去了的頑固老教授鬼魂等。

作者介紹|許復(Harry Hsu)

英國劍橋大學科技政策碩士(MPhil in Technology Polic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碩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學士,中國傳媒大學訪問學者。

於兩岸三地從事媒體工作多年,擔任新聞主播、主持人、製作人,足跡遍及全球,精熟國際政治、科技、新創議題,長年在各國媒體撰寫專欄,並於大專院校、企業、政府單位授課及擔任顧問。現為跨國公司專業經理人。

動靜皆宜的射手座,喜歡滑雪、溜冰、浮潛;工作之外的時間沉默寡言,在自己和朋友們的陽台種了一盆又一盆的蕃茄;鋼琴、胡琴、大提琴都能來一手,在劍橋大學求學時擔任交響樂團指揮,是一輩子都甩不掉的記憶。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釀出版《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原標題:學院故事滿天繁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