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腳演技、無厘頭劇情,這些「超荒謬」國片為何場場口碑爆棚?盤點金馬歷屆超ㄎㄧㄤ經典

2019-11-21 13:56

? 人氣

其實這種「爛到徹底反成神」的電影在國外早有先例,例如最經典的Cult片《房間》(The Room),正是因為劇本、選角、造型、布景、剪接無一不爛,反而因此大紅大紫,甚至衍伸出後作《大災難家》(The Disaster Artist)。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些ㄎㄧㄤ到極致的電影共通點是,他們並不是刻意要搞笑,相反地,正是因為他們非常認真,和努力不成正比的成品才會看起來這麼好笑。這麼說來或許心酸,自己的得力之作竟然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不過就票房與討論聲量而言,《台北物語》這樣的電影,其實給電影本身與觀眾都帶來了意料之外的收穫。

《我的靈魂是愛做的》劇情描述高中公民男老師KEVIN(邱志宇 飾),愛上一名有夫之婦的故事。(海鵬影業提供)
《台北物語》中飾演Tony哥的邱志宇,今年以《我的靈魂是愛做的》入圍金馬獎最佳新人獎,演技備受肯定(圖/海鵬影業)

好哭又好笑,《父後七日》是當年金馬贏家

而除了像《台北物語》這樣無厘頭的ㄎㄧㄤ片之外,也有讓人笑中帶淚的溫情之作。《父後七日》改編自作家劉梓潔得獎作品,描述父親過世後,兒女在喪禮中忙到「哭爸」的故事。

其實這類電影很容易流於為了製造反差而搞笑,最後的哭戲也容易變得濫情,但這部片成功之處在於,女主角作為第一次舉辦喪禮的人,忙進忙出焦頭爛額,也鬧了不少笑話。但就像《台北物語》裡所有演員一樣,他並無心思刻意搞笑,甚至比任何人都還認真;當女主角說自己忙到「哭爸」的時候,也反諷了殯葬人員針對某些時候「要哭」、某些時候「不能哭」的指示。女主的哀傷(哭泣)成為一種形式,無暇顧及內心真正感受,甚至所有事情都圍繞著父親轉,根本不覺得父親已經離開。

當喪禮儀式塵埃落定,女主角在外地想替父親帶包菸,才赫然意識到他已經不在的事實。這時假哭了許多回的女主角總算為了父親的離世,發自內心徹底哭上一回。而這部從頭搞笑到尾的電影,也因此多了幾分催淚,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帶來強烈後勁,也難怪《父後七日》被視為好笑又動人的精采之作,獲得當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

曾在《父後七日》中演出的香港演員太保,今年憑藉電影《叔.叔》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圖/IMDb)
曾在《父後七日》中演出的香港演員太保,今年憑藉電影《叔.叔》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圖/IMDb)

《江湖無難事》、《台北物語》和《父後七日》截然不同的三部電影,卻一致被封為荒謬神片,而巧妙的是,三部劇都有演員入圍今年的金馬獎,著實可見他們戲路之廣。

究竟這次金馬獎落誰家呢?頒獎典禮即將到來,實在讓人又緊張又期待。

責任編輯/李頤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書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