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收(400萬日圓以上10點、500萬日圓以上15點,以此類推,每100萬日圓加五點,一直到1000萬或以上日圓為40點;惟30歲以上年收門檻為500萬、35歲以上門檻600萬、40歲以上門檻800萬,未達門檻者此項不計點)
4. 年齡(30歲以下15點,34歲以下10點,39歲以下五點)
5. 研究實績(專利、外國政府之補助金等)
6. 資格(國家資格或IT試驗資格等)
7. 特別加算(如擁有日本學歷、日本語能力試驗一級以上、接受創新創出支援措施之公司等) (註一)
資格審核量化成點數制,好處是很方便計算。任何申請人都可以在申請前下載表格並自我試算,避免白跑一趟。當然提出時必須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如年收,並不是過去的收入,而是未來的預期收入。為此筆者也特別請公司開立證明,試算包含月薪和獎金的年收入預估值。
筆者在東京品川的入國管理局提出申請表的同時,當場臨櫃人員就確認了文件。之後填寫一張明信片,當入國管理局準備完成後,即寄送明信片到申請人家。憑明信片、申請憑條、護照、在留卡等,外加4,000日元的手續費,即可領回更新的在留卡。同時在留期間也會更新,如筆者最新的在留期限將至2021年。整個流程以筆者經驗而言,不到一周就可以完成。
根據日本官方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非短期滯在(如非觀光)的外國人口有230萬餘,其中持有「高度專門職」資格的,卻僅僅2,688人。高度專門職資格持有最多的國家是中國,有1,756人;其次是美國和印度,分別都是144人。台灣人在日本的非短期滯在有5萬餘人,保有此資格的卻只有71人。雖然現階段數量仍不算多,但畢竟此類型簽證的門檻高,而且在日本政府陸續端出利多的同時,也可望吸引更多高度專門人才前來日本工作、居住。
當然在留資格只是其中一項政策,日本政府早就持續進行相關的整備,包括針對外國人投資創業的行政手續簡便化、外國人的家事代行(外籍幫傭)解禁、2020年以內要整備100所可以對應外國人的醫院、減免外國人的遺產稅等,各種各樣的政策利多持續出台。
對於單一民族的島國日本,突然要伸開雙臂歡迎外國人來定居,對日本人是很大一步的挑戰;但是日本政府為了贏得這場國際人才爭奪戰,吸引更多的專門人才到日本工作、居住,勇敢邁出這一步,就是希望能進一步提振日本的經濟、保持日本在各種先端技術(IT、再生醫療等)的領先地位。
同樣身為島國的台灣,在引進外籍人才的爭奪戰中,是不是可以參考日本的做法,提供外籍專業人才更便捷的簽證申請手續與簽證種類,並且整備相關的環境。如政府推行的南向政策,是不是也可以借用東南亞各國專業人才的力量,打造台灣下一波的經濟成長,或許這也是台灣可以思考的方向。
作者簡介│余承儒
中山大學企管系、美國康乃爾大學區域規劃研究所、日本慶應大學畢業,現任職於東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諮詢部門。主要針對全球企業來日本投資,與日本企業至海外投資,提供財務、稅務、會計等整合諮詢服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世界級人爭霸戰─日本怎麼做,台灣又能參考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