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筆記》農夫山泉有點田 跟著蔣勳去作田

2016-12-04 06:40

? 人氣

「過去我會誤解,認為生活需要二選一」,池上的生活讓蔣勳得出結論,其實人生可進亦可退,很多人不敢嘗試另一種生活,是因為他們覺得改變需要破釜沉舟,事實上未必如此。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農夫山泉有點田」, 大陸亦是如此,這話已經是人們談及理想中田園生活的習慣用語了。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大陸作家韓少功就過上了這種鄉居生活。2000年,他在湖南汨羅一個叫八溪峒的山村裡建房種地,和妻子歸隱田園,後來還寫了本《山南水北》。他說「接近土地和五穀的生活,難道不是一種最可靠和最本質的生活?」

農夫山泉有點田 跟著蔣勳去作田2(取自丁香結微信)
「過去我會誤解,認為生活需要二選一」,池上的生活讓蔣勳得出結論,其實人生可進亦可退,很多人不敢嘗試另一種生活,是因為他們覺得改變需要破釜沉舟,事實上未必如此。(作者提供)

沒有人會否定,我也同樣「喜愛遠方,喜歡天空和土地」,在臺北的寓所,我重新讀起了韓少功的《山南水北》(紙本的在深圳家中,還好有網路電子版)。不同于美學大師蔣勳暫借的「詩意地棲居」,一半時間生活在農村的韓少功游走於城鄉與鄉村,思考的是兩種文明的差異和衝突,有野史、風光、瑣記,更多的是一個個活靈活現的鄉野人物,儼然展開了一幅山野自然和底層農民的群像圖。

韓少功的歸隱,據說是蓄謀已久。鄉村曾是他知青時代「上山下鄉」之地,那個年代想的是如何早日逃離,而在進城功成名就之後,「人生已經過了中場」,他又有再次逃離的衝動。「我討厭太多所謂上等人的沒心沒肺或多愁善感,受不了頻繁交往中越來越常見的無話可說。

於是,在「葬別父母和帶大孩子之後,也許是時候了。我與妻子帶著一條狗,走上了多年以前多年以前多年以前走過的路」,呵,到底是作家,10年前,韓少功先知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在鄉下,你會看到一隻老虎的笑、青蛙的笑、山羊的笑、鰱魚的笑、騾子的笑……韓少功可不是在講童話,也不是所謂有詩意的生活,「很多山民的笑就是這樣亂相迭出,乍看讓人有點驚愕,但一種野生的恣意妄為,一種原生的桀驁不馴,很快就讓我由衷地歡喜」。是啊,相比之下,都市里的笑容已經平均化了,具有某種近似性和趨同性,尤其在流行文化規訓之下。

不論池上還是八溪峒,都令人嚮往,我去過蔣勳的池上,沒去過韓少功的八溪峒。非要做個比較的話,池上像個靜態的世外桃源,展現人與自然的和美共處,八溪峒則活色生香,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圖景,是非常現實的農村鏡像。在臺灣,鄉野觸手可及,在大陸,農村則日益成為遙遠需要留守的地方。

梁漱溟先生有本書《這個世界會好嗎》,後記裡梁老先生說,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先要解決人和物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的問題。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只是,心為形役如我等芸芸眾生,既不得獲邀「詩意的棲居」,又功不成名不就,如何有能力去旁觀農村生活,說到底,還是得歷經繁華,抖落最後一瓣落花,才有資格選擇去留。就像前不久微信公號有篇爆文《我賣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你至少先得在北京擁有一套房不是?

「農夫山泉」甜歸甜,卻也奢侈,不如過二手「田園」,在別人的生活裡過自己的癮。嗯,閱讀果然是「第二種人生」。

*作者為在台灣的深圳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