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言談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華人在泰國的故事對於泰國這一代的華人來說,是非常遙遠、不是很切身的過去,談及此處時,他們又非常肯定的說了一次:我們是泰國人,只是流著華人的血液。
華文學習方面,五位都十分有興趣,也表示在泰國學習華文是當紅的趨勢,他們之中就有兩位正在學習華文,其中一位甚至還有輔修,但是學習的目的與祖先、血統多無關聯,主要是商業目的、華文使用者人數眾多,認為這個語言有用才是最大的誘因。
相較於東南亞其他國家,泰國較少非常血腥暴力的排華政策,相反地,由於政策、教育等因素,迫使泰國華人幾乎放棄原來的身分及語言,讓華人跟泰國其他民族幾乎感到無異,至今,對泰國的年輕人來說,無論是什麼民族,都一樣是泰國人。
近年來,泰國對於華文教育已經放寬許多,但是在泰國年輕一代華人成長的環境中,無須使用華語,也並沒有因為華人血統受到任何差別待遇,無論是更好的或是更壞的,所以華人血統、祖籍對他們來說可以說是沒有太大的意義。
從一開始感到非常震驚到後來對泰國華人歷史多了一點了解後,發現民族認同與真正的血統可能不同,他們的想法是在成長環境下很自然而然形成的,當然就算成長環境相似,每一個人對身分、民族或是文化的認知、認同也不盡相同,就如同在寶島長大的我們從小學習華文、接受中華文化,對於民族的身分認同仍有許多歧異。
每個人對歷史、文化及語言等等的體悟與感受深淺不一,也因此形塑成了各式各樣不同的人,讓社會充滿不一樣的聲音,雖然完全消弭彼此認知間的差距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如果能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審視歷史與文化等,藉此在更理解彼此的立場與價值觀之下,就能用更寬廣包容的心胸去相處,減少衝突與誤會。而這個道理也能類推至與其他國家、民族的人互動的情況中,減少因為對截然不同文化的無知而感到害怕、排斥的狀況。
文/ 張育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維京人酒吧(原標題:留學觀察筆記:為什麼泰國華人不會說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