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生活每天都是從負的開始。」我的朋友K常常這麼說,說憂鬱的日子好難受,每天都在想著怎麼結束自己的生命。和K聊著聊著,也看了幾本精神疾患書寫的書籍,都有一種捨不得的心情。憂鬱之於人,為什麼可以造成一個人如此大的影響,即便在外人眼中的他們,是多麽的光鮮亮麗,是多麽的不應該憂愁?「但就是會難過,沒有理由。」她說。
面對這樣的人,真的好希望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亮麗的外表,伶俐的腦袋,加上一顆善良能夠同理別人痛苦的心,理當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祝福、為需要的人送上溫暖。「我好想,可是我做不到,我覺得很無力。」正因為比別人更能同理這世界的痛苦,她也感到痛苦。也許就像作家蔡嘉佳所說的:「很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厭世,其實,他們比任何人都愛這個世界。」
為什麼會有憂鬱症?
從K 開始,我開始研究、閱讀和思考,為什麼人會感到憂鬱?為什麼人用了憂鬱症的藥物一定要有那麼難受的副作用?為什麼快樂不該屬於這樣溫暖的人?
從生物醫學的角度來看,大抵上是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的量太少,導致人感受不到快樂。
從心理的角度切入,憂鬱症可能是人傾向看到自己壞和差的一面,並在這樣低潮的情緒中,更容易聯想到許多負向的經驗,如此惡性循環。最後變得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思緒、自我價值感低落。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在身處的情境中得不到抒發、或是長期處於某種壓力、壓抑的狀況,而對於無法改變的現況的無力,讓這個情境中的人感到欲振乏力,最後可能在此情境下而有了憂鬱症。
憂鬱症的解藥?
現行醫療用了許多藥物,來刺激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或是讓它們存在大腦久一點,不要讓快樂的感覺那麼快消失。但是伴隨而來的,身體其他部位也有許多藥物會影響的受器,很容易帶來為數不少和不輕的副作用。簡單來說,抗憂鬱的藥物像是散彈槍,可以攻擊憂鬱症,但是也無意間傷害到自己。「我覺得我的腦袋開始變慢,我逐漸失去引以為傲的思考能力」「我失眠,我感受不到情緒、我容易忘記東西」K 說。
而在心理諮商方面,也有認知行為治療,從當事人的家庭、成長背景或是看待事情的方式逐步剖析,找到認知中糾結的某個點,並透過談話和一些練習帶領當事人去思考不同看待事情的方式。
現在憂鬱症的治療方式因人而異,選擇看精神科的會服用藥物治療;選擇諮商的會接受認知行為治療,也有一些用電療的案例存在。不過大抵上憂鬱症還是難以用單一方式完全治癒,雖然透過心理治療和藥物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在成效上每個人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