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教育推廣、文化藝術上多琢磨,」余素慧肯定的說。老店轉型需要新血加入,先認識傳統、打好基礎,今年六十五歲的張介冠,用「包容」化解代溝,給年輕人發揮的空間。
其實日星的本業是「鑄字」,對張介冠而言:「只要還有人需要鉛字,日星就不會收起來。」但在排版、印刷需求消失之後,鑄字行的生存更加艱難。早在民國四十年代,政府指定正體楷書為總統府御用字型,往後的三十年,是台灣活版印刷最輝煌的年代,當時全台約有三萬多家活版印刷廠,養活十萬多個家庭,金庸、瓊瑤小說當年都以活字印刷在出版發行。
直到七○年代,數位印刷出現,各家印刷廠紛紛熄燈,如今儘剩日星鑄字行在生產鉛字,最後一套現役中的十二萬個銅模,可說是鉛字文化消失前的最後一道防線,年資最多五十年。每鑄一個字,對銅模都是一次耗損,「如果連日星都撐不下去,以後的人就再也看不到什麼是漢字活版印刷。」
「從小畫家到拉貝茲曲線,張老闆都自己學、自己修。」余素慧說即使像張老闆這麼熟練,每修一個字還是得花上一個小時。七年前曾經嘗試修復銅模,但經手人太多,沒有掌握到字型的「共性」,最後只能宣告失敗。為此,「貝殼放大」也將在二○一七年為日星鑄字行重新啟動銅模修復計劃,以群眾募資的方式,培訓三位專職修復師,工程浩大,實在需要更多關注者的支持挹注。
檢字時既嚴肅又有職人的堅持,在與年輕人交流時是溫柔開闊的長者,面對未來崎嶇難走的傳承之路,不得不從鑄字走向活版印刷一條龍的轉型時,敦厚的張介冠還掙扎著:「不想破壞行規,但我必需要延續傳統產業的生命。」
成立工藝館,是日星鑄字行終極的夢想,不打著「復興」的旗號,只願為活版印刷與在路上的年輕人,打上一盞明亮的燈。
日星鑄字行
台北市大同區太原路97巷13號
02-25564626
文/何靜芬
攝影/李佩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雜誌微笑季刊《好物款款行》(原文標題:看見,字裡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