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矚目的諾貝爾獎將從7日起陸續揭曉,其官方網站已掛起倒數鐘,準備迎接這個牽動學界甚至全世界目光的一刻。究竟諾貝爾獎有何魅力,讓桂冠加冕不只是關乎個人榮譽,而是各國舉目企盼的面子之爭?讓我們從諾貝爾的歷史看起。
諾貝爾其人:歐洲最富有的流浪漢
阿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世人大多知道諾貝爾發明了矽藻土炸藥而致富,卻不知這位傳奇的化學家、發明家其實也醉心於戲劇及詩歌創作,私人圖書館收藏了1,500冊當代最偉大的文學、哲學及歷史學作品。
也因為諾貝爾對文學的喜好,讓他在旅居法國期間結識奧地利小說家馮.蘇特納兩人熱切討論世界和平的話題。馮.蘇特納不僅啟發了諾貝爾設立和平獎的動機,後來更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第一位女性得主。
諾貝爾旅居法國期間,與大文豪雨果也是交往甚密的鄰居,對他的和平主義、理想主義的思想大為傾心。諾貝爾總是低調而憂鬱,舉止間有著禁欲者的形象。諾貝爾終生未娶,其落拓的形象也被雨果稱為「歐洲最富有的流浪漢」。
諾貝爾其事:炸藥與桂冠
諾貝爾一生擁有350種專利,但最重要的仍是現代炸藥的發明。諾貝爾本來企盼現代炸藥能夠早日終結戰事,豈料現代炸藥的使用卻造成更多人員的傷亡,諾貝爾被當時的報紙稱為「死亡商人」,這令諾貝爾痛心不已。
1895年諾貝爾立下遺囑,利用遺產成立基金會,以巨額獎金表彰對人類有卓越貢獻的人士。諾貝爾原先僅規劃5個獎項: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而第6個獎項—經濟學獎,則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供款增設。
此後諾貝爾基金會不再接受任何非諾貝爾遺願的獎項。自1991年至2012年間,一共頒出862個獎項,其中有838個獎為個人獨得,24個獎則頒給組織。女性得主比例佔5.1%。
諾貝爾獎為什麼重要?也許是其歷史悠久,也許是其評選令人信服,但不可忽略的是,在這個獎項裡,有著一種來自對於人性的自省觀照,有著一種對於進步與文明發展的理念,暗示著人類心性發展的可能方向,對於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現代人,此一精神尤其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