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時間禁食的神奇減肥法!這兩個效果超神奇,但這五類族群會適得其反

2020-01-28 09:00

? 人氣

禁食目前很風行,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營養過剩年代,這種流行不會太讓人訝異:放縱地吃才會讓自願禁食有吸引力。自願放棄能說明一些事,說明我們的性格、自我紀律。如今只要我們願意,就可以禁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個發展值得歡迎。然而我也認為,我們過度高估了對傳統禁食的想像,尤其是它對身體的影響。我所說的傳統禁食想像是,一年做一到兩次極端的飢餓療程,好幾天不吃或是幾乎不吃。療程結束後又一切照舊。

我並不是認為這樣的禁食療程沒有意義。我自己做過這樣的實驗,覺得對我大有裨益。禁食好幾天對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飢腸轆轆地上床睡覺聽起來簡單,寫起來也很簡單,我就餓著肚子上床!然而當那一刻來臨,要做到真的困難得要命。好處是我確定早上能醒過來,而且一切還OK。這是我嘗試禁食學到的最珍貴教訓,也就是一種經驗,你可以放棄一些你自認為無法放棄的東西。

讓禁食稍微輕鬆一點的技巧如下:在禁食前幾天就將飲食轉換成低碳高脂。因為身體一旦缺少碳水化合物,就會加強轉換成燃燒脂肪的模式。有趣的是,這跟禁食狀態有些雷同,禁食時我們也燃燒脂肪:身體在禁食時就像攝取了大量的低碳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倉庫肝醣會很快被用盡。身體必須動用到儲存的脂肪。身體機構從現在開始會多由脂肪來推動,而不是葡萄糖。從細胞的角度來看,供給的脂肪是來自食物還是身體本身,可能差別不大。

幾天不吃東西也會重新校正我們對食物的重視:當終於又可以吃飯的時候,一個簡單的草莓會引發味覺爆發。總體來說,禁食(像很多人所說的一樣)可以成為一個帶來靈感、擴張意識的體驗。如果我又來到只有垃圾食物的地方,禁食的記憶可以讓我堅強。好,那我什麼都不吃。我知道情況會怎樣,我知道行得通。暫時餓肚子不會有問題。

好幾世紀以來人們就已經猜想到,禁食也是無數疾病的良藥。過去幾年的科學研究也支持了這項古老的智慧。第二型糖尿病也許是最重要和記錄最紮實的例子。第二型糖尿病的一個問題是器官肥胖症,例如肝臟和肌肉,它們會因此對胰島素的訊息麻木,不能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

本書一開頭提到,英國新堡大學的研究員讓一組體重過重的糖尿病患八個星期攝取大量的低碳飲食。每天補充營養溶液加上三份一目了然的蔬菜,另外鼓勵病患每天至少喝兩公升的水。這不是純粹的飲水禁食療法,但是總共攝取的能量侷限在每天600卡路里(一般的攝取量是2000卡路里或更多)。

這個療程的效果很驚人:只要一星期,病患們肝臟上累積的脂肪就已經減少了30%,因為這樣,肝臟細胞又對胰島素有了反應,空腹的血糖值也一下子恢復了正常,脂肪也從製造胰島素的胰臟裡慢慢消失。八個星期的節食後,病人的胰島素反應又符合了正常人的標準。(注意:考慮嘗試這個療法的人一定要在醫生監控下執行,特別是因為服用的藥物劑量要重新調整和適應。飢餓療法很有效率,糖尿病患需要的藥很有可能會變少,甚至完全不需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