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或許這句話的真諦,要在真正跑過馬拉松之後才能體會。而我們所謂的馬拉松比賽,總長度約為42公里,就算是世界紀錄上最佳成績的選手,也需要2小時才能完成。究竟這個被稱作像人生一樣的馬拉松,有甚麼秘密呢?
1.極限長跑的秘訣
要完成一場馬拉松,要做的就是堅持,無論是賽前刻苦的訓練,還是學會克服精神極限,這是一場肌力與耐力共存的競賽。研究顯示,有三項關鍵因素決定長跑的表現,第一是最大攝氧量,也就是在劇烈運動時身體最多能使用多少氧氣;第二是乳酸閾值,在身體不殘留多餘乳酸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最後一個是跑步效率,也就是要在長跑中有效運用身體的「油耗」。
還有最重要的是,馬拉松是一場「自我超越」的比賽,你的對手只有自己,需要強大的毅力才能完成。不只如此,更要在比賽的過程中不斷自我調節,才能適應所有會發生的心理變化。
2.賽前準備竟然是要「多睡」一點?
研究顯示,大多數的馬拉松選手都會在比賽前多補充睡眠,選擇在晚上多睡一點,或是白天小憩一下。
若像是超馬等大約需要36小時完成的比賽,選手們則會運用「小睡」戰略,選手們可能會小睡10到30分鐘,並且不只一次。也有選手會選擇晚上在救護站睡,順便補給食物和水。研究顯示,放慢速度和小睡能有效保護肌肉。
3.為何衣索比亞人都比較會跑步?
你是否曾思考過,為何國際馬拉松比賽,或是世界歷年獲得前20名的選手都來自肯亞或是衣索比亞?
原因或許和他們的基因及生長環境有關,他們的出生地位於高海拔地區,因此氧氣較少,也讓他們可以從小適應低濃度的氧氣以及高山地區。
4.研究顯示,男人跑馬拉松更有魅力
為何有人說,長距離馬拉松是檢查哪些男性在傳宗接代上表現會比較好的辦法?研究顯示,長跑中表現優異的男性,在母親子宮中會有較高的生前睪固酮賀爾蒙,而若男性在母親子宮內接觸較高的生前睪固酮,則表示性衝動較強、精子數也比較多,心血管功能也較好!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擅長長跑在演化過程被認為是較好的狩獵者,通常在女性的眼中也較為吸引人,特別可口!
5.水泡、肌肉問題、抽筋是選手最熟悉的病痛
雖然說馬拉松是樣超越自己體能的運動,不過就算受過專業訓練,選手們最常見的病痛是腳起水泡、肌肉痠痛問題還有抽筋。
甚至有研究顯示,剛跑完馬拉松的選手體內血液和瀕死之人差不多,幸好在幾日之內就會恢復正常。讓人不禁再度想起「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這句話,或許箇中酸甜只有體會過的人才知道!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