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準備去(2019)年五月要上線的線上課程「超效率雲端工作術」的時候,我是負責「時間管理系列」的內容,裡面包含了 Google 日曆,以及奇妙清單的情境與運用。
其中有一小節講到了:
「別把自己想得太厲害,別用腦袋記事情,讓工具去做,請清空你的腦袋。」
我在這一段,建議大家試著去把自己的「行事曆填滿」,把你哪段時間要做什麼都寫上去,讓自己有些 Deadline 的壓迫感之外,也能知道自己一整天的時間分配。
就在這時,我打開我的 Google 日曆,不小心手滑按到了 3 年前的行事曆,卻有了驚人的發現——我發現「3 年前的行事曆」和「現在的行事曆」在「我任務安排的最小時間單位」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
時間顆粒度?
「時間顆粒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劉潤。
這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概念,叫做「時間顆粒度」。
2016年底,網絡上流傳一張王健林的行程表。這位 62 歲的中國首富,早上 4 點起床健身,然後飛行 6000 公里,出現在兩個國家、三個城市辦公。最終,晚上 7 點趕回辦公室,繼續加班。
這張行程表出現後,網友們紛紛表示,受到了 10000 點的傷害。
最殘酷的事情:比我們成功百倍的人,居然還比我們更努力!但除了這可怕的表象之外,其實這張行程表還透露了一個現象:「時間顆粒度的不同」。
劉潤說:「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越高,時間就會顆粒,甚至還會粉末化。」
為什麼有人安排一場見面是 30 分鐘,有人卻是 3 個小時?
簡單舉些例子。
時間顆粒度為 1 天的人,喜歡這麼說:
「你到台中了啊?那怎麼不順便繞到南投聊聊啊?」
時間顆粒度為半天的人,喜歡這麼說:
「你下午會在辦公室嗎?我過去找你聊聊天?」
時間顆粒度為 1 小時的人,喜歡這麼說:
「我下班後到晚餐時間還有一小時,我們在這時段好好覆盤一下今天的任務吧?」
時間顆粒度為半小時的人,喜歡這麼說:
「這事情郵件裡說不清楚,我們約個電話直接確認吧。」
其實,每個人一開始的「時間尺度」都是大的,但隨著身份不斷疊加、能力的提升,以及責任不斷加重,時間變得越來越顆粒狀。
連我自己也是。
還記得學生時期跟一位前輩約了吃飯聊聊,結果因為台鐵誤點遲到了 15 分鐘,結果前輩就直接跟我說:「下次再約吧,剩 15 分鐘的話,沒有辦法好好聊的。」
那時的我挺錯愕的,似乎覺得有這麼一點不舒服,時間真的這麼趕嗎?交通狀況也不是我能掌握的。後來時間過去,我漸漸懂了,當時的我真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