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讚之緣當然只是臉友,但累積到千讚呢?彼此關注動態,頻頻互相留言,這樣跟朋友有何差別?如果只是沒見過面,別忘了,古人許多見面相聚往往空洞,像孔子罵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這種聚會並沒真友誼,頂多證明誰誰誰一掛而已。還有《漢書‧游俠傳》這位陳遵:「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這種人再怎麼講義氣,做臉友還是比較好吧。既破壞財物又侵犯人身自由,他的「賓客滿堂」我是絕不參加的。
當然,我們不會想跟每位臉友變朋友,但晤言不再限於一室之內,卻大增交友的可能。韋應物的「舊交日千里,隔我浮與沉」如今已不成問題。本來我們在轉學、換工作後常有李商隱「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的感嘆,如今拜臉書之賜,「舊好」已隨時可對話,「新知」也不限於學校、工作場合遇到的了。
說臉書可帶來真友誼,許多人也許不信。然而從古至今,友誼內涵本就不是一成不變。今日朋友不管如何意氣相投,稱兄道弟,也不會像蒙田,寫〈論友誼〉時明明已經結婚,卻稱亡去的摯友才是他「另一半」。今日兩個大男人蓋一條被睡覺,別人一定認定是斷背山;純友情而走路手拉手,則是國小女生。然而杜甫懷念李白卻有「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之句,沒人覺得肉麻。
許多人不屑臉書,因為太多吃喝玩樂,不就是炫耀嗎?殊不知,炫耀是否值得同理,也因人而異。大財主炫富令人討厭,大財主的媽媽炫耀兒子會賺錢更是討厭加三級。但如果凡夫俗子炫耀一下小小快意,那就另當別論。
契訶夫〈吻〉寫的就是這麼一位凡夫俗子。小兵去豪宅作客,誤闖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不知哪裡冒出一位香噴噴小姐抱住他吻一下就跑出門,他當然知道吻錯了,卻還是自珍自愛那幸運的臉頰方寸,拚命揣想小姐的相貌身分,喜孜孜一夜一天,再來需求是什麼?當然是炫耀!沒想到,想起來綿綿無絕期的一吻,竟然兩三句就講完,同袍發覺沒香豔可聽,反應冷之又冷。
這就是沒有臉書的悲哀。若在今日,小兵只要上傳幾張豪宅美食照,再寫:「另有小小豔遇,雖無照片為證,心臟依然快速跳動著。」下面就會有一堆讚,再加「超羨慕」或「怎沒揪」之類的留言。
凡夫俗子的人生總是辛苦無聊,享樂也往往像契訶夫筆下的暗室驚吻一般稍縱即逝。拿出來炫耀,不過想延長一下腦內啡分泌而已,這是很卑微的需求。孔子看不起「友善柔」,殊不知偶爾善柔一下是只有朋友可以展現也最應展現的同理。常言「患難見真情」,但不是亂世,陷入患難應只有少數才對。對多數來說,「炫耀見真情」則實際多了:你在星級飯店打卡,真朋友就應該留言「你值得」。誰如果只惱恨人生不公平,不給讚還取消關注,就不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