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別人生活條件變好了,雖然你自己條件不見得有變差,但是總覺得自己好像被搶走了什麼,這種感受常被稱為是相對剝奪感。那你最近一次產生相對剝奪感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有些人認為,當代世界之所以有這麼多社會運動,最重要的背景推力就是「期待與現實存在落差」的相對剝奪感,而不是真的階級壓迫。但真正符合定義的相對剝奪感可能沒那麼普遍,多數人只是「嫉妒」而已,用「相對剝奪感」來包裝「嫉妒」,感覺就變道德正確了。
當我們看到有錢人住豪宅、開跑車,可能會覺得我們的勞動成果被他們剝奪了,他們才會這麼有錢。有錢人「都是」為富不仁,錢「都是」從弱勢百姓身上賺取,他們不需勞動,只是躺在豪宅裡面,就可以透過領利息而越來越有錢。
這套概觀是否正確?對於社會正義問題,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切入,上述的想法只是其中一端,而且不見得貼近實情。對於大多數現代人來說,你到底擁有什麼,和什麼公司或產業發生關係,你可能根本不清楚。
你和有錢人之間,或許沒有「那麼敵對」,甚至可能是利益共同體。當財團企業傳出一些負面新聞,像是苛待員工、製造黑心食品等等,你常想像自己也是「受害者」。不過,你很可能也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為什麼?
就算你沒去證券行開戶,你也以某種非常間接的方式持有這些大公司的股票,他們賺到,你也會小賺到,他們損失,你也會有損失,即使只有寥寥幾元。
這是因為你繳出去的大量稅、費、款,或是存在郵局、銀行裡的錢,又或是交出去的保險費,在轉了幾手之後,很有可能就投資在這些大上市上櫃公司的股票之上。不然,你的退休金放在銀行,就會自己變多嗎?銀行自己印鈔票?郵局的錢也常被拿去救東救西,你應該慶幸的是,現在看來基本上仍有賺。
所以每個人都可能「持有」鴻海或台積電的股票,只是你不知道。因為金錢的流向已變得非常複雜,剝削者與受害者的界線模糊,我們在思考道德權利義務關係時,也就應該非常小心。
我們應該試著放下自己直接的敵意,研究看看自身資產的可能流向,再判斷自己是不是某個社會現象(例如無薪加班)的受惠者或受害者,還有這種現象是否符合道德標準。有些人可能會驚覺無薪加班雖然很「幹」,但公司會配股給他,他的損失會繞一圈回來。但這「回來」的部分,真的「值」那些勞動嗎?這樣繞一圈的方式真的合於道德標準嗎?
你只要仔細思考,可能就會發現相對剝奪感本身非常虛弱。那種感受不見得會涉及什麼社會議題,其產生往往就是因為你隔壁的傢伙買了一支新iPhone。所以他剝削你什麼?或你只不過是想罵聲「Bullshit」?
那只是嫉妒而已,沒有什麼剝削。搞清楚真實的互動關係,我們的行為才能有效率,道德判斷才能有意義。
作者|人渣文本
是個人類。PTT帳號lidance,臺灣哲學學者、作者及專欄家。現任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大學生不要當的28種人:寫給每個人的性格補強計畫》、《人渣文本的政治倫理學》、《選舉,不是你想的那樣!:人渣文本的48堂公民實戰課》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新銳數位《渣誌:七十八個不正常的哲學問題》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