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便利的市中心也好,開始田園生活也無妨,我推薦在嶄新的地方展開退休後的第二人生。然而,假使只將快樂寄託在孩子、孫子或友人們的來訪,這樣的老年生活也未免太過寂寞了些。」
二○一六年九月二十五日,寫下二十項老後想從事的活動。二○一五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女性為八七.○五歲,男性為八○.七九歲,兩者皆刷新過往最高紀錄,平均壽命達八十歲以上,意味著退休後擁有十五到二十年的第二人生。
如果一天能自由使用的時間為十二小時,計算下來二十年約是八萬小時。
「從工作中解脫!你有八萬小時的第二人生可以自由使用。那麼,你想做些什麼呢?」
這是我每年在經營塾授課時都會問的問題。有許多人認為,不去考慮退休後的生活是一種美德,這的確很像日本人的作風。當然,「想做一直忍著不做的事情」的人也不在少數。無論是高爾夫或釣魚,對於雖然很喜歡卻無法自由去做的事,想要盡情體驗個夠。然而,退休後從事過往打算在閒暇時投入的活動,因而心滿意足的人,我卻從來沒見過半個。總的來說,每天打高爾夫真的能持續打二十年嗎?連繳交會員費用後就幾乎等於免費的課程,反覆進行個三天也會覺得膩。就算再怎麼熱愛釣魚,每天釣魚終究會感到厭煩。
雖然我說「試著寫下老了以後想從事的活動吧」,但大部分的人只能寫出七、八項,這樣是不夠的。最起碼也要寫下二十項想從事的活動,不這麼做的話,第二人生的八萬小時就太浪費了,這是我基於經驗法則提出的主張。必須要考量到在春夏秋冬、早中晚、晴天雨天,分別要做些什麼讓自己快樂的事。
具體來說,一個人從事的活動要列出十項,與其他同伴一起從事的活動也要列出十項。有一同行動的夥伴,能夠讓活動更為持久,帶來和單獨行動時不同的步調。接著,將一個人行動和與同伴一同行動的十個活動再切半,分為室內可以進行的活動與室外活動。室內的休閒活動不會受天候所影響,即便體力衰退也能持續。而室外的休閒活動,建議依不同的季節及運動量,準備幾種不同的備案。
在這世上,有許多事情五十歲的時候能辦得到,但六十五歲的時候就無法達成。覺得「退休後能輕鬆做到想做的事情」,這樣的想法可說是大錯特錯,如果不做任何準備,屆時無論是精神或體力都無法配合,也沒辦法馬上找到一起同樂的夥伴。所以,如果退休後有想做的事,從現在立刻開始安排才是正確的想法。
抓住重點,充實你的第二人生
我在《後五十歲的選擇》一書中,提及上班族要如何準備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身為上班族,到了五十歲時,已經能夠明確預見自己的未來,是否能成為公司中了不起的人物,甚至成為社長等等。待在所處的公司是否有光明的前途,或者在其他公司更能實踐自己想做的事,只要環顧周遭環境,答案便能了然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