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傷及無辜,黃文雄以矮小身軀鑽入人群、在蔣經國進入飯店門口前一刻射出子彈,卻遭阻攔而偏離,因此子彈沒有擊中目標,只打中一旁旋轉門。
行刺未果逃亡26年,看似一場失敗的革命,其實影響深遠
刺殺失敗、引爆台獨運動圈內激烈爭議,在多方考量下,本應前途一片燦爛的黃文雄就此踏上逃亡之路,他拋下女友,與鄭自才先後流亡瑞典與加拿大,直到26年後的1996年才能正式重回台灣,而後黃文雄還被政大評選為傑出校友。
一項失敗的暗殺行動讓黃文雄賠上青春,卻在各地都引起廣大迴響。案發隔日,此事被國際媒體大肆報導,成功讓台灣獨立運動受到世界注意;台獨聯盟成員雖對激烈暗殺行為意見分歧,卻也為了營救黃文雄與鄭自才,快速籌到20萬美的元保證金,這般團結讓蔣經國感到相當訝異,並開始思考台灣治理問題。
為何台灣人要刺殺我?為何與父親來台多年,還是不被台灣人接納?北教大台文所教授李筱峰表示,蔣經國曾有這樣的反思,而王伯仁於《民報》發表專文指出,這起「四二四刺蔣案」深刻影響蔣經國後來「吹台青」策略,相較於蔣介石時期,他大量拔擢台灣人才如謝東閔、林洋港、李登輝、許信良、吳敦義等,台灣人終於有出頭天的一天。後來蔣經國也再無出國訪問,期望透過「本土化」來拉近與人民的距離。
再拉得更遠一點,或許解嚴一事也與刺蔣案有關——黃文雄的行動表面上看似失敗,其實也達成他當初的目標。
2013年,向來以台灣歷史為創作題材的閃靈樂團,也寫了〈破夜斬〉一曲紀念刺蔣案,肯定黃文雄先生的貢獻,希望能傳唱這段課本不會寫的歷史。
40多年過去,曾轟動一時的四二四刺蔣案漸漸被人淡忘。或許此次暗殺具有極高爭議,但這樣大大影響台灣政治方向的事件,身為台灣一份子,我們還是不該輕易遺忘。
責任編輯/謝孟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