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沙卡洛夫逝世25周年 軟禁公寓旁設紀念碑

2014-12-14 13:22

? 人氣

前蘇聯人權鬥士沙卡洛夫紀念碑,12日在他生前遭軟禁的公寓旁揭幕。(取自推特)

前蘇聯人權鬥士沙卡洛夫紀念碑,12日在他生前遭軟禁的公寓旁揭幕。(取自推特)

原本是個克紹箕裘的物理教師之子,長大後成為前蘇聯「氫彈之父」(Father of H-Bomb),但因擔憂核武競賽將毀滅全世界,開始反對核武試爆,並爭取前蘇聯人民的人權,曾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後遭軟禁7年,重獲自由後協助制定民主憲法,於1989年12月14日過世,留下為真理抗爭的身影,他是前蘇聯人權鬥士沙卡洛夫(Андре́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Са́харо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紀念碑揭幕

 

12日,俄羅斯聯邦的下諾夫哥羅德市(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1990年稱「高爾基」Горький),一座老公寓旁的沙卡洛夫紀念碑舉行了揭幕儀式,在沙卡洛夫1980年年初,因抗議前蘇聯1979年入侵阿富汗而遭軟禁的7年歲月中,他便是在這棟老公寓中度過,生前留下的名言為「明天還要繼續抗爭(Tomorrow is yet another fight)」。

當初遭軟禁的公寓已改建為博物館,這座紀念碑起初因為經費不足,造成工程延宕,幸獲身價上億的俄國人權運動者普羅哈洛夫(Mikhail Prokhorov)慷慨解囊,紀念碑才得以順利興建完成。沙卡洛夫的兒孫12日都出席了這場紀念沙卡洛夫逝世25周年的揭幕儀式,地方首長與俄國各地人權運動者也在場觀禮。

發明氫彈卻反核武

 

沙卡洛夫1921年出生於莫斯科,1947年取得物理博士學位,隔年參加前蘇聯的原子彈計畫,研發與進行氫彈的試爆,直到1965年。其間,他逐漸思考自己所參與的原子彈計畫對前蘇聯甚或全人類是否有幫助,鑒於美蘇於當時冷戰期間逐漸升高的核武競賽,沙卡洛夫心中的聲音告訴自己,「即使發明出全世界威力最強的武器,還是無助於世界和平」。

60年代開始,沙卡洛夫極力反對核武競賽與核武試爆,他認為美國與前蘇聯的核武競賽「建立在虛構的安全感」上面,1963年,沙卡洛夫促成了《部分核武禁試條約》(Partial Test Ban Treaty, PTBT)的簽署,1967與1968年,兩封向前蘇維埃高層勸說接受美國反彈道飛彈的信,讓沙卡諾夫被下令禁止參與所有軍事研究。

捍衛人權與民主

 

但這並沒有打消沙卡洛夫努力消弭核戰可能爆發的念頭,1970年,他甚至組織了莫斯科人權委員會,讓他面臨更多來自於前蘇聯的壓力,沙卡洛夫開始寫作,宣揚自己的理念,1973年首次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2年後獲獎時,遭前蘇聯限制出境,因此由妻子代為領獎。

身為前蘇聯的首位人權分子,沙卡洛夫當時不斷的批評時政,揭露並逼迫前蘇聯承認政治犯的存在,在他反對前蘇聯出兵阿富汗後遭到逮捕,隨後他被「安置」在一座老公寓中長達7年,沙卡洛夫在這段期間除了行動遭到限制外,家中也不時遭前蘇聯秘密警察進入搜查。

直到1986年12月,當時在共產黨內身陷權力鬥爭風暴的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準備進行「政黨重建(перестро́йка)」,需要反對勢力的協助時,沙卡洛夫才重獲自由,得以回到莫斯科。1989年3月,沙卡洛夫當選人民代表,進入前蘇聯人民代表大會(Съезд народных депутатов, СССР)起草俄羅斯首部民主憲法,該年12月14日,沙卡洛夫病逝於心臟病。

歐洲議會為表彰沙卡洛夫不畏前蘇聯的迫害,持續戮力爭取人權與民主的卓越貢獻,特於1988年設置了「沙卡洛夫獎」(Prix Sakharov),得獎者包括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緬甸人權分子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中國異議人士魏京生、胡佳與巴基斯坦女權運動者瑪拉拉(Malālah Yūsafzay)等人,近年還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重要預測依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