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解嚴後的台灣,幾乎年年有選舉。從地方到中央、從民代到首長、上至總統下至里長,選舉是台灣民主的象徵,也成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而這些大大小小的選戰,在鮑彤眼中,都是精彩的研究素材。
其中一個鮑彤最感興趣的主題,是「策略投票」。從 1992 年那場選舉開始,他發現台灣常常出現一種情形:民調領先、呼聲高的候選人,開票結果卻高票落選。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媒體報導、政黨配票、與棄保效應,種種因素之間,是如何產生交互作用?而與民調相悖的選舉結果,是否象徵某種民主機制的危機?
另外一個鮑彤浸淫的研究領域,則是選舉制度的變遷。自九零年代以降,台灣的選制持續變革,包括總統從國大代表選舉改為全民直選,立委選舉則歷經席次減半、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等。各種制度變化所牽動的權力板塊位移、或是對政治效能的影響,都是他的關注焦點。
例如,鮑彤進行了一份歷時性研究,透過分析四十幾年來的選舉數據資料,探討「婦女保障名額」產生的影響。他發現,在歷史的累積及政黨競爭的催化下,婦女保障名額的確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這讓台灣在亞洲之中,擁有一個性別相對平等的政治環境,女性在政壇發光發熱的機會,不輸給男性。
國會衝突全球最多,另類「台灣之光」
至於鮑彤目前正在進行的最新研究,則聚焦於一個很有趣的題材:國會暴力。
從很早開始,台灣民眾已經習慣於「立法院打架」這件事了。增額立委時代,國民黨的資深老立委還佔據國會絕對多數,人數吃虧的民進黨立委為了扭轉劣勢,開始把黨外運動的衝撞文化帶進議場。 1988 年,當時還在民進黨的朱高正,跳上主席台對立法院長劉闊才飽以老拳,算是首位「國會武林高手」。
此後媒體效應引起仿效,立法院肢體衝突層出不窮,也打出了不少政治明星。像是有位立委曾經拿預算書砸國防部長郝柏村,後來平步青雲,一路從市長做到了總統,他,是陳水扁。
「很多國家的國會都有打架,但台灣在全世界裡還是最多的。前三名就是台灣、南韓、烏克蘭。」鮑彤笑著說。
對於這另類的「台灣 No.1 」,鮑彤認為有非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全球多達 38 個國家曾有國會暴力的紀錄,這種現象需要更系統性的理解。雖然有點諷刺,但台灣國會打架的次數夠多,正是最佳的研究場域。
為什麼會從一般性的衝突演變成肢體對抗?是個人秀抑或團體戰?是擦槍走火還是精心策劃?為何有「鏡頭前下重手、鏡頭外手牽手」的現象?暴力事件對民意有什麼影響?參與鬥毆的立委民調起伏如何?這是民主體制的常態或是失靈?……太多問題值得一一去分析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