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5日,由富邦建設、台灣大哥大共同投資的臺北文創正式開幕營運,是台灣第一宗文創BOT案。由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一手設計規劃的臺北文創大樓裡,匯集了最具指標性的文創相關企業,為台北市打造出一座多元文創產業基地。在這座基地裡,臺北文創遵循BOT契約精神,全力肩負起創造盈餘、回饋台北市政府、和文創業者共創發展新局的責任與義務。
截至今年5月底,臺北文創回饋至「臺北市文化設施發展基金」的金額已超過新台幣10億(包含開發權利金、營運權利金、土地租金),為松山文創園區的發展傾注了活水。當年為滿足各類文創活動需求而規劃的多功能場地,現在每年平均吸引2000多場活動來此舉辦,加上商場、電影院、表演廳、及文創旅館的遊客,每年為松菸周邊帶來至少500萬人流量,嚴重衰退的街廓商圈也再現榮景。根據台北市觀傳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數調查」,松山文創園區自2017年起已連續三年勇奪台北市最受觀光客歡迎的熱門景點第一名。
臺北文創的創新,來自官民混血、新舊混搭所激盪出的活力,而運用創新科技為文創注入的新意與內蘊,則為不一樣的城市想像提供了實踐的舞台。面對數位時代,臺北文創的創新布局和營運實績,證明了一個成功的BOT案,確實可以達到市府、市民、民間企業、和文創界四方共贏共好的局面,為城市帶來更多幸福感和光榮感。
文創突圍|線上線下串聯、把社群力變品牌力
線上線下融合體驗,是社群時代不能不修的學分;互動與溫度,更是建立人與品牌連結的關鍵。2015年,臺北文創在母公司台灣大哥大協助下,率先推出《臺北文創APP》,以開放型架構串聯合作夥伴,貫穿線上線下多種媒介形式,讓使用者在單一APP中就能掌握、體驗文創行動生活。《臺北文創APP》目前使用者已突破1.2萬人。
2016年起,臺北文創再開闢了《名家觀點》線上專欄(網址:https://reurl.cc/GVnxXA),定期邀訪在藝文、設計、影視、音樂四大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名家,包括策展人耿一偉、劉真蓉;設計師詹朴、方序中;《與神同行》導演金容華、金鐘視帝吳慷仁、新生代實力演員連俞涵;以及華語音樂創作女王陳珊妮、Crispy脆樂團等,分享他們的生涯經驗、創作歷程、和對產業的觀察分析。迄今為止,《名家觀點》已累計專訪70篇,臉書總觸及人數逾150萬人、總按讚數超過2.6萬個,帶動了文創聲量的擴散;紮實又有溫度的內容,更吸引包括關鍵評論網、NOWnews、Shopping Design等20多家專業媒體轉載。此外,臺北文創相關臉書專頁,粉絲總數也已突破5.3萬人;YouTube影片觀看總次數超過42.6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