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一名14歲的南蘇丹少年丹尼爾(Daniel Omar)遇上了政府軍與反叛軍的駁火交戰,為了躲避政府軍無情的空襲轟炸,丹尼爾雙手環抱大樹當作掩蔽,當煙硝散去,丹尼爾成功保住一命,但卻永遠失去了雙手。
南蘇丹共和國於2011年獨立,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但因政爭動盪,內戰及種族暴力層出不窮,經濟發展停頓。受訪時丹尼爾告訴《時代》(Time),如果早想到沒了雙手會給家裡帶來經濟負擔,他寧願死在那場空襲中。
不久後,丹尼爾的故事飄洋過海,深深敲擊了艾貝林(Mick Ebeling)的腦袋。艾貝林是非營利組織「沒有不可能實驗室」(Not Impossible Labs)的創辦者。這個實驗室目的是利用大膽創新的科技裝置,協助人們超越物理限制,增進生活便利。
艾貝林對於這個遠在千里外的慘事心有所感地說道,「一個好端端的男孩斷失雙臂,讀到這樣的報導實在令我難過。」然而在南蘇丹因戰亂而失去四肢的人民何止千人,丹尼爾只是其中一例。不過艾貝林決定付諸行動,2013年11月艾貝林飛抵南蘇丹,隨行的物品中,有一個特殊的器材—3D列印機。
艾貝林的構想是,他可以將利用將手臂成型,並以塑料材料列印成手臂韌帶,最後加上觸發裝置,將手臂部位的動作與手指部位牽動,便能將義肢完成。只要傷患還存有一小截臂膀,便能使用這款3D列印手臂。
艾貝林將這個專案命名為「丹尼爾專案」,不過對於艾貝林自己亦深知,要找到這位居住在努巴山(Nuba Mountains)的年輕人恐非易事。努巴山是南蘇丹內戰最頻仍的地區之一,時常遭受政府軍轟炸。
最終艾貝林還是找到了丹尼爾。丹尼爾只花了幾天的時間,以60英鎊(約新台幣3000元)的成本完成了3D列印手臂。當艾貝林將3D列印手臂裝上丹尼爾殘缺的臂膀上,並且看著丹尼爾生澀地使用著湯匙時,艾貝林喜出望外地說道,「看到丹尼爾能夠自己餵食自己時,我有一股生命的喜悅,彷彿我正看著自己小孩出生。」
之後艾貝林回到洛杉磯,不過這部3D列印機仍留在南蘇丹,艾貝林將3D列印機的操作技術授予8位當地人,讓這個最新科技繼續為難民們製造手臂。獲得手臂的難民們逐漸找回獨立能力。當地人甚至為了發展出各式不同顏色的「產品」,有綠寶石色,也有粉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