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第一所「翻轉填鴨式教育」學校將開幕!創辦人透露:連家長都得先來面試

2020-05-31 09:00

? 人氣

推動學思達專班都不容易了,遑論推學思達學校。張輝誠有感而發的說,推動學思達的難處在於,老師必須願意離開舒適圈、做出改變。簡單來說,台灣教育圈沒有紅蘿蔔也沒有棍子,沒有提供誘因鼓勵好老師,願意改變的老師獲得的只有成就感和價值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張輝誠透露,曾有一個非常小型的學校,校長嘗試推全校學思達教學,結果以失敗告終。「要讓習慣待在舒適圈的老師改變,難度真的很高,」張輝誠說。

(圖/未來Family)
(圖/未來Family)

普林思頓要讓台灣的教育變更好

普林思頓做為全台第一所學思達學校,特別延攬前永齡基金會執行長亓甯擔任副校長。亓甯有近10年的時間在幫助偏鄉和弱勢的孩子做課輔,她發現這些孩子常常是教室的客人;接觸學思達之後,她很感動體制內有這麼多的老師願意改變教學,讓孩子參與學習。

亓甯介紹,普林思頓的辦學理念是「翻轉教育,孩子更好  」。公益性質的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就座落於普林思頓的學思達大樓。亓甯說:「普林思頓不只要學校(辦得)好,還希望協助培育出更多的學思達老師,讓台灣的教育變得更好。」

普林思頓是一所一至十二年級的國際學校。109學年度招募小一新生60人, 110學年度招募小一、小二,逐年往上、擴大招生。亓甯指出,由於學思達老師培養不易,逐年擴大招生,可以讓師資培訓更扎實的做好準備。

學思達老師也要學薩提爾

普林思頓第一年招募5~8位語文、數學、英文專任老師。師資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可塑性(潛能)、領導力、國際觀、身心狀態等,張輝誠說:「一開始並不一定要多會教書,而是要具備可塑性,才能走得遠。」

學思達老師需要多元的核心能力,包括:設計、提問、製作講義、引導、主持、追問、內在穩定、班級經營等。為期三個月的初階師資培訓,不只是學習學思達而已,也必須學習薩提爾、領導力、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等。

為什麼要將薩提爾融入學思達?亓甯表示,老師無論是班級經營或課程教學,都需要同理孩子,也需要穩定自己的內在,引進薩提爾將有助於親師生的對話和溝通。

這些老師長期接受學思達的訓練,張輝誠預期,幾年後可望成為學思達的核心老師,可以做到隨時開放教室、分享演講、舉辦工作坊,協助培養出更多的學思達老師。

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不只老師、行政團隊要學習學思達和薩提爾,普林思頓的家長也必須學習這些。

亓甯表示,學校很重視家長的高度參與和投入,希望家長能夠與學校合作,和孩子一起成長,「家長理解學思達,觀課時才知道要如何觀課;學會薩提爾、穩定內在,陪孩子做作業時,就可以有良好的親子對話與連結。」

因此,入學之前,家長和學生需先經過面試,確認家長是否認同學校的理念。

張輝誠相信,學思達學校一定會改變目前學校的生態;以普林思頓來說,預料將擾動私立小學的生態。他期待將來能有各種不同型態的學思達學校,有私立也有公立,偏鄉、城市都有學思達學校。他不諱言,「辦公立學思達學校的難度很高,期望不久的將來,愈來愈多學思達老師出現之後,就有可能一起來達成這些目標。」

小辭典

◆「學思達」教學法: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寫作等一生受用的能力。

◆「薩提爾」(SATIR ):薩提爾將人的溝通應對姿態分為四種:指責、超理智、討好和打岔,李崇建老師將薩提爾的冰山理論(被看見的外在行為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更大一部分是內在)做改革、融入「對話」模式,用「一致性」的應對姿態與溝通,和他人產生深刻而良好的連結。

(圖/未來Family)
(圖/未來Family)

文/羅梅英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