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南部粽和北部粽,粽子還有什麼不同的樣貌?美食達人透露你不知道的祕密…

2017-05-26 11:08

? 人氣

古時一般老百姓都窮,沒肉吃,也沒糖,甜味出自那粒紅棗,山東名點之一叫黃米紅棗粽,到現在還用黃米。用糯米包粽,始於唐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臺灣有種粿粽,則將糯米舀成黏膏,再把瘦肉拆成絲,用糖炒過來包的,味道相當不錯。經濟起飛後,許多著名的臺南擔仔麵店紛紛推出豪華粽子,餡中有鮑魚、干貝、生蠔、海參、魚翅等等,以本傷人。吃一兩個還可以,多了生膩,當然比不上老百姓最愛的燒肉粽,基本上它只包著肥豬肉,但用五香粉醃過,香料味極重,這也是由福建泉州傳來的小吃。至於臺南的吉仔肉粽,餡中百味雜陳,也許是肇慶粽傳過去的吧?

粽子的形狀當今只剩下三角形和長形罷了,從前有菱粽、丸子粽、百索粽和牛角形的角黍,都已淘汰掉了。香港人把附近地區叫為南方,珠江三角洲以上的都是北方,大致三角形的叫為南方粽,枕頭或長方形的都是北方粽。

代表北方粽的有嘉興粽子,從上海頓滬杭甬公路,途中休息站中有賣嘉興粽,買一個來試試;打開粽葉果然香味撲鼻,餡只有肥豬肉一塊,但已蒸得融化進糯米中,好吃自然有它的道理。

嘉興五芳齋已有上百年歷史,在糯米中按次加糖、鹽、紅醬油拌勻。將豬腿肉去皮,橫切成肥瘦兼有的長方條,加調味料反覆搓擦,包成長方形,用水草捆紮六圈,再將草繩頭尾並在一起,轉三轉塞入草圈內。水草繞得緊緊的,但不能紮死,不能打結。大火煮1小時,停火後燜,吃時草繩容易解開才是真功夫。

粽子無論怎麼變化,有3種基本材料:米、葉和繩。最早的記載有五色線繩,除了草繩,現在有人用棉繩,但是到塑膠繩也派上用場時,那顆粽,不吃也罷。

至於湖州的褚小昌老店的豬油豆沙粽,據唐魯孫先生說:吃到嘴裡甜度適中,不太甜也不膩口,尤其是粽子包紮的鬆緊,恰到好處,糯軟不糜,靠近豆沙的不夾生,靠近粽葉不沾滯。這是別家粽子店做不到的,把他老人家引得口水直流。

一般上粽子不是甜就是鹹,唯一變化是潮州的,它一半鹹,有肥豬肉和栗子等;一半甜,是豆沙,汕頭媽祖宮的粽子最著名。

粽子一下子就吃飽了,停不下的人過後一定很辛苦,喜歡的話可以分開進食,把剩下的切片,再煎炸出來吃。或者再用小葉包之。要找迷你粽,泰國人手工細,他們包得一串串,每顆只有葡萄般大。粽子加工,叫為粽再蒸,是清代名點之一。

香港九龍城裡的新三陽南貨店,包的粽子最好吃,白米粽和鹼水粽賣7塊錢(港幣)。豬肉粽14塊錢,蛋黃和肉的17塊錢,金華火腿的29塊錢。最豪華的粽是很大個, 包鮮肉、蛋黃和金華火腿,要賣到45塊錢了。住在香港很好運,天天過節,日日吃粽,在這裡做傻瓜也幸福。

作者介紹|蔡瀾

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大學時期留學日本,並開始投身電影業。曾居住過西班牙、南斯拉夫、泰國和澳洲,交遊廣闊,愛好品嚐各地美食。目前定居香港,身兼電影人、美食家、作家、主持人等多重身分。

從90年代專欄《未能食素》開始撰寫食經,至今出版多本飲食著作。曾推出「暴暴茶」等自創食品、主持多檔飲食節目,並擔任日本電視節目評審。2012年擔任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

跟金庸、倪匡、黃霑並稱香港四大才子。金庸說他是真正瀟灑的人,是世界第一等風流人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今天也要好好吃飯:我大半生一直研究人生的意義,答案還是吃吃喝喝》(原標題:分享粽子,過一個溫暖的端午節)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大是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