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時量耳溫才不是最準的啊!兒科醫師:吞退燒藥也沒那麼必要,小孩更是最好別吃

2017-05-26 14:49

? 人氣

「寶寶的身體好燙,好像發燒了!快,快拿退燒藥過來!」天下父母心,只要發現心肝寶貝體溫超過38℃,許多爸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火速到藥盒中挖出幼兒退燒藥並餵食。然而,小兒科醫師提醒並非每一種發燒情況都要用退燒藥,有時候適度發燒,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WHO:不要常規對兒童使用退燒藥

聖馬爾定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文賢表示,當人體遭受各種病毒、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後,會引起身體產生發炎反應來抵禦。由於發炎反應而導致的發燒,需要產生多餘的熱量,所以會增加氧氣消耗量、二氧化碳製造量和心臟輸出量,可能加重原本就有嚴重疾病患者的病況。

這些可能因發燒帶來不良後果的特殊病人,包括慢性肺病、有心臟衰竭的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慢性貧血、糖尿病及其他代謝異常、曾有熱痙攣或癲癇患者、孕婦、其他因發燒而有不適症狀者,通常建議體溫超過38℃就使用藥物退燒。

不過,一般發燒對於健康兒童的影響卻很有限。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以對抗外來病菌。若不當使用退燒藥,反而可能因為壓抑免疫反應,減少呼吸道病毒被消除的速度,增加動物敗血症的死亡率;另外,兒童若常使用退燒藥來預防疫苗所引起的發燒,也會降低兒童對疫苗產生抗體的反應。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特別建議,不要常規對兒童使用退燒藥。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不要常規對兒童使用退燒藥。(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不要常規對兒童使用退燒藥。(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孩子發燒了~先看年齡再決定處理方式!

那麼,孩子發燒了,家長該怎麼做比較好?林文賢醫師建議,6個月齡以下的寶寶,如果有發燒症狀,最好帶去醫院,讓專業醫師診斷是什麼問題。

大於6個月的寶寶,則可先觀察其情況和往常有無不同之處,像是進食量、小便有無症狀、逗他會不會笑等,若一切正常,可以不要急著退燒。由於身體的發炎反應會讓體溫升高,剛開始會有畏寒的感覺,這時可以給寶寶多穿點衣服;等體溫漸漸升高,覺得變熱了,再適度脫掉衣物,讓身體可以散熱降溫。但,如果察覺寶寶有不正常之處或高燒超過3天,還是要去看醫生。

耳溫、肛溫、口溫,哪一種量體溫方法較準確?

比較小的嬰兒或體重很輕的新生兒,量體溫時可考慮量腋溫。(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比較小的嬰兒或體重很輕的新生兒,量體溫時可考慮量腋溫。(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林文賢醫師表示,肛溫最接近身體的中心體溫,耳溫測量時較方便,但比較小的嬰兒或體重很輕的新生兒,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較差,也不適合量肛溫,加上這些寶寶還不會翻身,因此可以考慮腋溫或背溫。只是,腋溫和背溫測得的都是體表溫度,易受流汗、室溫和穿衣服的多寡所影響,量到的溫度平均較肛溫低。

而口溫容易受到口中食物所影響,建議吃完東西半小時後再測量。雖然口溫量到的溫度平均也比肛溫低,但現在的電子式溫度計有可能自動校正成肛溫的溫度,購買溫度計可先詢問店家或廠商相關的設定問題。

文/駱慧雯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原標題:別再亂用退燒藥!醫:兒童適度發燒可提升免疫效能)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