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陳以信6月6日在臉書po文「一百年前,日本人將打狗改名高雄,就是希望這個城市又高又雄。然而一百年後,這個城市的下一代,決定親手將這希望埋入歷史裡頭⋯⋯」引起高度爭議,呂秋遠律師發文說出一些台灣地名正確由來,說明取名高雄不是希望「又高又雄」。
其實許多的台灣地名,與日本都有密切的關係,不能單純用字面上的意義去理解,最有名的地名當然是高雄。去過日本,大概會知道京都右京區有高雄,而高雄在馬卡道族語稱為Takau。1920年以後,因為日文的「高雄」(Takao)發音與Takau類似,於是日本人就把這個地方的名稱叫做高雄。這與又高又雄,應該是無關的。
不只高雄,還有很多台灣地名與日文或日本地名相關,例如松山或板橋。松山位於台北基隆河的河口彎曲處,巴賽族語稱為錫口(sek khau),現在的饒河街221巷附近,以前就是渡船口,可能現在逛街的人也很難想像,這裡竟然是19世紀的小蘇州。當時日本人覺得錫口的日文發音與性交(sei kou)很像,又覺得當地風景與四國的松山類似,於是改名為松山。但是,松山是只有河,沒有山的。
那麼板橋,當年有木板做的橋嗎?板橋最早叫做擺接,是凱達格蘭族的地名,是大漢溪與新店溪泥沙淤積的地方,一直到講閩南語的漢人移民增加,那時候有一條溪橫跨新莊與萬華,漢人在其上用了兩塊大木頭作為橫跨兩岸的橋,於是開始有人稱呼這地方叫做枋橋(枋,就是木頭的閩南語發音),日本人統治台灣以後,因為枋橋與日文的「望鄉」相近,當局擔心日本移民會思念故鄉,於是把借用東京都的板橋區,把名稱改為板橋。所以,板橋一開始確實有木頭做的橋,但也是因為日本執政而改名,否則現在應該叫做枋橋。
這是信手拈來的兩個例子,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土地其實是不熟悉的,也欠缺歷史光榮感,才會以字面意義去解釋這個城市。就像我的出生地是和平島,但是和平島是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為了祈求「和平」,才發揮中華美學創意給了這個名稱,最早巴賽族認為這是雲霧飄渺的島嶼,所以稱為Tuman,也就是女巫島。這種歷史變遷的故事,小時候沒學過,但是愛上自己出身的這塊土地,不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嗎?
關於高雄,真的不是又老又醜,又高又雄的問題,而是對於鄉土教育的認知,以及如何可以讓自己熟悉身邊的小河流水,不再是大江大海的過客心態,對於這些城市只有表面的理解,或許才是對於空一格高雄人的真正尊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呂秋遠臉書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