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琵琶湖產的淡水魚,都用發酵的味噌和酒麴來醃製,叫為「米糠醬菜」,也是臭得要死。初試的外國人都掩鼻而逃,我到現在也還沒有接受那種氣味,但腐爛的大豆做的「納豆」,倒是很喜歡。
伊豆諸島獨特的小魚子,用「室鰺」(Muroaji)晒成,是著名的「臭屋」。聞起來腥腥的,不算什麼,但一經燒烤,滿室臭味,日本人覺得香,我們受不了。
蝦醬、蝦膏,都有腐爛味,用來蒸五花腩片和榨菜片,不知有多香!南洋還有一種叫「蝦頭膏」的,是檳城的特產。整罐黑漆漆,如牛皮膠一般濃,小吃「囉喏」或「檳城叻沙」,少了它,就做不成了。
「你吃過那麼多臭東西,有哪一樣是最臭的?」常有友人問我。答案是肯定的,那是韓國人的醃魔鬼魚,叫為「魟」,生產於祈安村地方,最為名貴,一條像沙發坐墊一樣大的,要賣到七八千港幣,而且只有母的才貴,公的便宜,所以野生的一抓到後,即刻斬去生殖器,令牠變母的。
傳說有些貴族被皇帝放逐到小島上,不准他們吃肉,每天三餐只是白飯和泡菜,後來他們想出一個辦法,抓了魟魚,埋進木灰裡面等牠發酵,吃起來就有肉味。後來變成珍品,還拿回去進貢呢。醃好的魟魚上桌,夾著五花腩和老泡菜吃,一塞入口,即刻有陣強烈的阿摩尼亞味,像一萬年不洗的廁所,不過像韓國人說,吃了幾次就上癮。
天下最臭的,魟魚還是老二,根據調查,第一應該是瑞典人做的鯡魚罐頭。用鯡魚做原料,生宰後讓牠發霉,然後入罐。通常罐頭要經過高溫殺菌,但此罐免了,在鐵罐裡再次發酵,產生強烈的氣味,瑞典人以此夾麵包或煮高麗菜吃。
罐頭上的字句警告,開罐時要嚴守4點:一、開罐前放進冰箱,讓氣體下降。二、在家中絕對不能打開,要在室外進行。三、開罐前身上得著圍裙。四、確定風向,不然吹了下去,不習慣此味的人會被熏昏。
有一個傢伙不聽勸告,在廚房一打開,罐中液體四濺,味道有如十隊籃球員一齊除下數月不洗的鞋子,整個家,變成名副其實的「臭屋」。
作者介紹|蔡瀾
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大學時期留學日本,並開始投身電影業。曾居住過西班牙、南斯拉夫、泰國和澳洲,交遊廣闊,愛好品嚐各地美食。目前定居香港,身兼電影人、美食家、作家、主持人等多重身分。
從90年代專欄《未能食素》開始撰寫食經,至今出版多本飲食著作。曾推出「暴暴茶」等自創食品、主持多檔飲食節目,並擔任日本電視節目評審。2012年擔任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
跟金庸、倪匡、黃霑並稱香港四大才子。金庸說他是真正瀟灑的人,是世界第一等風流人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今天也要好好吃飯:我大半生一直研究人生的意義,答案還是吃吃喝喝》(原標題:一個人的美食,是另一個人的毒藥)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