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可以真正代表「台南」的個性和特質呢?最終我們拍板定案邀請了「莉莉水果店」的李文雄老闆、「土溝農村美術館」的黃鼎堯和「奉茶十八卯」的葉東泰大哥,請他們三位飛往大阪,說台南的故事,讓大阪的民眾能因為台南的真實生活而感動,讓他們看到,在這個商業交易飛速的時代裡,這個老城市還有這麼多人願意堅持把事情做好的態度,我覺得這才是台南最美麗的風景。
葉大哥談他與台南「茶」的故事,以及他為了老樹、古蹟、生態舉辦的一場又一場茶席。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年輕人黃鼎堯來談土溝社區營造的十年酸甜苦辣,最後指著地圖說:「不管走到世界任何地方,世界的中心都是家鄉。」
莉莉水果店七十幾歲的李老闆賣了幾十年水果,為了讓大家更加認識水果跟台南的好,自己出資做了薄薄的《莉莉水果月刊》,放在店裡讓大家閱讀。刊物中有一半是教大家認識當令當地的水果,以及水果是來自台南的哪裡、該怎麼選、怎麼吃;另一半則是介紹台南的古蹟、消失的歷史等等。所有的內容由李老闆自己撰寫、拍照,請人幫忙編輯然後印刷。最後,李老闆演說結束的最後一張簡報,是已經累積發行共七十二期的封面,每期印製八千本,這份免費刊物前後總共送出了五十幾萬冊!聽到此處,台下瞬間響起熱烈的掌聲,甚至日後回到台灣,李老闆說常常遇到當天聽故事的日本朋友們來台南旅行,因為聽了故事想坐下吃碗冰,跟他聊著那天聽演講的感動!
總結首次的海外宣傳活動,除了記者會、展覽,還針對擁有阪神虎和甲子園、對棒球狂熱的大阪民眾,在大阪公會堂辦了一場可容納一千名觀眾的《KANO》電影欣賞會。一張紅色塑膠椅九十元,一百張只花費九千元,加上運費,就完成最主要的展場布置;電影放映的成本也很划算,最後我們用不到兩百萬的預算完成這次不可能的任務,關鍵就在於擺脫傳統展覽形式的創意做法。
文文仔火,放慢觀展人的節奏
在二○一九年台灣文博會的「地方編輯」台南展區,我們再次帶入了部分紅椅頭展的概念,不同的是在大阪談的是觀光,在文博會談的則是更深入的文化認同議題。展覽主題訂為「文文仔火」――試想,無論在東方或西方,人類文明的開啟,不正是以來自於懂得用火為關鍵?掌握了火,人類學會烹飪熟食、能驅趕野獸、可以擁有光明照亮暗處度過黑夜,而後文明又逐步累積成文化。當時間的輪軸走到現在,我們若有機會再回頭省思,所謂的文化又是什麼?我們對待文化的態度,是不是如同我們對待生活裡很多事情一樣,只為了求快速得到結果?
當你走進文博會的台南展區,低頭通過「文文仔火」展區的布簾入口,遠方的視覺焦點是藝術家楊士毅的巨幅剪紙《鳳凰的祝福》,巨大的紅色鳳凰樹枝枒延伸到兩側,顯得巨大且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