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看不懂的越貴?」、「誰會花大錢買這些東西?」一談到藝術收藏,或聽說有人花高價買了所謂「藝術品」,一般人的心理都冒出諸如此類的疑問。尤其是當代藝術,對一般人來說更是摸不著頭緒、有看沒有懂。
台灣新銳導演徐浩軒執導的紀錄片《一個人的收藏》( My dear art),以亞洲的當代藝術為核心,從外行人的眼光看這些收藏家、藝術家,並探訪各大畫廊、博物館以及拍賣會,探訪許多藝術家、收藏家以及策展者,拼拼湊湊出那個對常人來說遙不可及、高端的藝術市場面貌。
什麼是當代藝術?又為什麼要收藏?
收藏:一種對物品的搜集、儲存、分類與維護的行為。
當代藝術就是一件很簡單的東西,大家喜歡看沒看過的東西,大家喜歡看能記住的東西。
——中國當代藝術家 趙剛
什麼是藝術?為什麼要收藏?或許業界人士的確能提供冠冕堂皇的答案,但在《一個人的收藏》中,也揭露了許多藝術市場的「現實面」。收藏家說:「收藏藝術品的人,不是天才就是傻瓜」、「股票市場不好,就來買畫吧!」;也有藝術家認為:「其實我創作時也沒想那麼多」、「許多時候作品的內涵是,人家來豐富它的」。雖沒有任一角度可以表現藝術市場的全貌,但這部紀錄片也讓我們稍微看清楚這些「虛無」的美麗。
為什麼越看不懂的越貴?
時常有人戲稱:「看不懂的就是藝術」,既然看不懂,為何還有收藏家一窩蜂地想要?中國當代藝術家王光樂的作品《壽漆》乍看之下就是黃色染料漸層堆疊,但卻在當代藝術市場上大受歡迎,關於當代藝術的現象,專家林妙如分析:「因為近年相機、手機可以寫實的紀錄畫面,但容易造成人類視覺的疲乏,有時候人就想看一些簡單的東西。」
而藝術品,其實是藝術家與收藏家緣分的牽絆,王光樂的《壽漆》即是源自他的福建家鄉老人,每年為自己準備的棺木上漆的習俗。因此他以一層一層塗料的堆疊,使畫中顏色的純度達到最極致。但對收藏家來說,看中這幅畫的理由,不只是未來有增值空間,而是能夠看了順眼、溫暖,甚至與作者不謀而合的產生生死議題的共鳴。
所以, 藝術或垃圾,誰來決定?或許像這部紀錄片的名字相互呼應,藝術或垃圾,取決於「一個人」的判斷。
藝術不只是看不懂的畫作,它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
除了抽象畫,難道家裡的廢物也算一種藝術嗎?北京藝術家宋冬在香港的《物盡其用》,展出了成堆的廢棄物,包括空油瓶、寶特瓶、破掉的舊鞋、聚集用盡的肥皂揉成一大團就的窗戶框等。這是怎麼回事?
一個破爛東西或許會讓人覺得是垃圾,但如果是成千上萬有沾染過生活氣息的廢棄物,整整齊齊的排列著,反而給觀展者一種穿越時空隧道的感覺。宋冬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他的母親,在父親過世後,媽媽在家裡堆積了越來越多的東西,宋冬時常體貼的想幫忙收拾,卻反而被母親責怪,因為丈夫走了、屋子空了,心裡也像被掏空一般,只能用蘊含多年生活記憶的物品,填滿空虛。
這也讓宋冬重新思考了儲存物品的意義,他認為:「捨不得丟東西是全世界共通的。」而人類儲存的概念源自「害怕失去」,他說:「就是做了這個展覽,我覺得我父母,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因為他們就在這些藝術裡。」宋冬也在《物盡其用》展場中,以霓虹燈高掛的看板寫著:「爸!別擔心!我們和媽都挺好的!」
藝術品除了展現藝術家的理念,更乘載著收藏者的情感
北京收藏家張銳:「收藏家是大藝術家,藝術家是小藝術家。」藝術家總透過作品來瞭解自己、闡述自己的文化、表達自己關心的社會議題、尋找心裡的認同或是歸屬感,而收藏家就是那位慧眼獨具的「伯樂」。
如國立新加坡美術館收藏了蔡文智一幅名為《國語課》的畫作,畫中有許多學生正在看著黑版上老師寫下的文字,是馬來語的:「你叫做什麼名字?」「你住在哪裡?」,美術館總監表示,新加坡在1959年脫離英國統治之後陷入國族認同的迷失,這幅畫對當時人民尋找文化歸屬的過程十分重要。
收藏是一個人的事,不代表著大眾或當代流行的品味,但從《一個人的收藏》中,除了一窺藝術市場中的現實、逐利外,藝術家與收藏家透過作品流動的緣分與情感,同樣動人。
責任編輯/鐘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