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為何能被稱為東方的蒙地卡羅?這6個電影場景你都看過,卻不知道其實就在澳門!

2017-07-07 08:40

? 人氣

劇中在澳門工作的湯唯,雖然在生活中屢屢遇挫,但仍然想要追尋美好的生活。(圖/華映娛樂)

劇中在澳門工作的湯唯,雖然在生活中屢屢遇挫,但仍然想要追尋美好的生活。(圖/華映娛樂)

東方的「蒙地卡羅」:除了奢華,更蘊涵著寶貴的文化意涵

相當於台北市內湖區大小的澳門,自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抵達之後,便不斷移居,將自身文化輸入,落地生根,造就了澳門濃厚的異國風采。從澳門隨處可見的西式建築,可以窺探當時社會風氣的自由與包容,境內古蹟文物眾多、中西特色並存的美感,使我們宛如走在歐洲街頭,卻又不經意的撇見東方色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澳門的電影文化,可追溯至1858年開業的「伯多祿五世劇院」,又稱為「崗頂劇院」,這是中國第一間西式戲院。除了劇場,建築內還設有舞廳、閱書樓和桌球室等娛樂設施。直到1895年法國盧米埃兄弟(Auguste and Louis Lumière)研發了電影放映機,崗頂劇院也成為中國首處放映電影的地點。1898年美國愛迪生公司先後在香港、澳門、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拍攝風景片,其中澳門出現了半分鐘,這是澳門最早的活動影像紀錄,也讓澳門就此踏入電影工業的世界,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建築美學,都成為導演們的靈感來源。

導演的澳門映像,靈感國度

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城區內的大街小巷、新舊建築,吸引世界各地的導演及製片團隊到澳門拍攝取景,這裡既有歐陸風情的街道,也有傳統中國風韻的小巷,代表作品為1952年於澳門拍成的黑白電影《澳門(Macao)》,留下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珍貴鏡頭,包括內港碼頭、新馬路等地。與今天車水馬龍的澳門相比,當時的路上僅見三輪車和行人在街道上徐徐地漫步,非常寧靜。

《澳門(Macao)》的電影畫面中可見到1950年代的澳門生活風貌。(圖/澳門(Macao)電影片段)
《澳門(Macao)》的電影畫面中可見到1950年代的澳門生活風貌。(圖/澳門(Macao)電影片段)

直至80年代末,澳門才開始有本地電影出品。澳門自身的電影製作,受制於市場、資金等因素,一直未有發展。1989年,蔡氏兄弟在澳門成立電影公司,拍攝了《夜盜珍妃墓(上、下)》,更在電影院上映,填補了澳門電影產業的空白。

根據統計,2010年至2013年間,外地到澳門進行的影視攝製,每年大約在40部以上,最多時達61部。製作團隊來自內地、香港、台灣、韓國、日本、芬蘭、西班牙、馬來西亞、法國等國家和地區。

鏡頭下的澳門,找尋6大電影場景

電影中的澳門記憶,雖然不一定真實,卻反映著導演對澳門的印象。這濃濃的葡粵文化氣息,散發在歷史建築以及街景巷弄之中,特殊的新舊衝突,為導演帶來靈感與想像空間。

1. 《游龍戲鳳》:愛情喜劇故事,澳門浪漫景點一一入鏡

《游龍戲鳳》劇情描述一段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浪漫愛情故事,深受觀眾喜愛。(圖/yennb0701@youtube)
《游龍戲鳳》劇情描述一段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浪漫愛情故事,深受觀眾喜愛。(圖/yennb0701@youtube)

2009年由劉德華、舒淇主演的電影《游龍戲鳳》,全片在澳門取景。令觀眾印象最深刻的場景莫過於電影結尾,舒淇挑了一個夜色優美的地方與劉德華談心,最終兩人幸福相擁,夜色中那幢鵝黃色的教堂顯得格外溫柔,這就是澳門離島路環島上的「聖方濟各教堂」,也是澳門路環最出名的景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