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顫抖著寫「不要」、家屬想放手卻怕「不孝」…專家道出台灣安寧治療最可怕現況

2017-07-11 08:00

? 人氣

思考「放手」時機,王英偉表示,醫療有灰色地帶,選擇醫療處置不是只有「要」、跟「不要」,也有中間的選擇,如限時嘗試治療(time–limited trials),醫生和病人家屬充分溝通,在一段時間內給予治療,如果無助病人病情改善,就可以決定停止或撤除。但「限時」多久,並沒有通則,全賴醫生和家屬的共識決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名80歲女士有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每次發作都痛不欲生。某天因呼吸窘迫送醫,因事出突然,急診醫師先插氣管內管給氧氣,只見她瞪大眼睛、皺著眉頭、神情滿是抗拒。轉到加護病房仍無起色,原本考慮要用葉克膜維生,被病人聽到,她非常不願意再使用維生設備延命,用瘦弱無力的手寫下「不要」兩字。

這名女士有2個兒子,都是醫療人員,從主治醫師解說都清楚,媽媽的疾病已經沒有治癒希望,但一想到撤除呼吸器,媽媽生命可能即將消失,又非常不捨。兒子諮詢安寧緩和專家意見,決定尊重病人意願、撤除呼吸器,不再讓媽媽受苦。

一家人齊聚加護病房,平時由阿嬤一手帶大的孫子、孫女也都來抱抱阿嬤,兒子、媳婦也含著眼淚向病人表示感謝和慎重道別,最後大家都親吻病人的臉頰,緊張氣氛為之緩解,媽媽非常開心,大家也都很安心。兄弟檔才知道面臨死亡原來可以如此溫柔、這麼地美。

台灣傳統不願談死,看到有人披麻戴孝會遠離、看到路旁有喪家,也會把眼光別開。姚建安說,台灣欠缺生命教育,沒有機會學習怎麼面對死亡,彼此也當作禁忌不願多談,深怕會沒事觸霉頭。但往往「事到臨頭」才心慌意亂,死亡跟生病、冰冷、痛苦連結,更加深恐懼。

姚建安建議,善終是每個人心之所願,除了可以預立醫療自主計畫,也要跟家人、朋友討論,彼此交換意見,讓談論死亡或失落經驗成為社會上很自然的風氣,無須隱蔽,更不用害怕,先做好準備,人生最後一段路更能從容、無畏地面對。

責任編輯/鐘敏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