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臺灣人覺得獨居老人就是晚景淒涼?在這國家的老人,若有兒女同住反而是種羞辱

2017-06-27 11:11

? 人氣

我剛到德國時,每回搭地鐵,遇上目測為年長者的乘客,就會很自然的起身讓座,但我發現不是所有時候,這樣的善意都會被長者接受。只有在他們真的不良於行,或拿很重的東西時,才會樂意接受。大多時候,就算有些長者已看得出年紀很大,或行動非常緩慢,還是堅持自己出門、採買、與朋友相約,只有在不得不需要別人陪伴的時候,例如去診所做特別檢查,才勉為其難打電話給兒女或專業人員協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樣的固執,在我德國婆婆與女兒的一次爭執中展露無遺。

孩子,請搬出去自己住

我婆婆與孩子的關係很好,就算偶有拌嘴,多半很快就能解決。但有一次,竟然母女倆同時打給我老公告狀!什麼事情這麼嚴重?

原來,老公的妹妹那時已經十九歲,開始有自己的工作與收入了,婆婆就跟女兒聊起「何時要搬出去住」的話題。

我原本以為,婆婆是在氣女兒想搬出去住,過去我在臺灣聽到的劇本,都是這樣演的「你是翅膀硬了嗎?」、「一個女孩子在外面住安全嗎?」,但想不到,她們爭執的原因剛好相反。

婆婆認為,女兒已經成年,而且也有工作,應該出去過一過單身生活,不應該一直跟父母同住。況且女兒的好姊妹也是同樣年紀,她們也在同一地點工作,可以一起找間分租公寓同住。

但老公的妹妹認為,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兩個哥哥都結婚並搬出去住了,家裡突然從熱鬧的五口之家,變成了只有他們兩老與女兒。她想多陪陪媽媽,不希望媽媽覺得孤單。兩人就為了這個問題爭執起來。

婆婆就如許多德國長者一樣,不覺得自己老到需要孩子隨侍在側。

婆婆更是「獨立自主」四字的代言人,她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立,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一樣。她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照顧子女是階段性任務

過去,她的人生以照顧三個孩子為重心,現在,孩子都成年了,她並不希望自己的日子繞著兒孫打轉,更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因為擔心她,而無法過自己的人生。

對我婆婆來說,如果女兒因為這個原因,決定不搬出去住,對她不是一種「看重」,反而是種羞辱。這代表她在兒女心中,是一個「需要照顧的人」。

「我需要人照顧的那天還沒到呢!」婆婆認真說著,「如果夠看重媽媽,你應該早日找到自己的志趣,把自己的生活過好。而不是待在家裡陪我。」

對德國婆婆來說,子女能夠照顧自己,才是做母親的驕傲。

不少德國年長者,如果能自理生活,都還是選擇獨居。在臺灣人看來很難理解,甚至覺得他們有點孤單。

「獨居老人」四個字,在臺灣被視作「晚景淒涼」的同義詞,但在德國卻是許多長者生活的常態。

他們不因為自己住,就沒有了社交生活,或兒女就再也不來拜訪,反而能決定何時在何地要見誰,自在得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