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投資的工具選擇
有了以上的論述基礎,一般人要投入被動投資最好的工具便是使用指數型基金或是追蹤指數的ETF。如果要在台灣股市進行指數化投資,最有名的莫過於台灣50了,但台灣債市的部分目前則沒有ETF可以投資。
如果想要投資海外的市場,則可以透過複委託的方式達成。但作者認為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便是開立美國券商戶頭,直接以國際投資人的方式投資海外市場。書中針對美國最大的三家ETF業者介紹了許多投資標的,不管是想投資股市、債市或黃金作者都有詳細的提及,有興趣的讀者就自行閱讀參考囉!
被動投資如何執行
有了投資標的,實際的投資又該如何操作呢? 可以分成以下四部分來執行。
分散市場
首先你可能會問的是,全球有那麼多標的,應該如何選擇。由於被動投資的精神便是要盡可能分散,因此作者建議,應該全球分散,將各大市場都納入自己的投資組合中。至於如何分配,書中建議以美國、歐洲、亞太和新興市場各25%的方式平均分配。當然,讀者可以自行斟酌如何分配,重點在於要能達到分散的效果。
定期投入
再來是不管進場時機,定期投入資金。乍看是很反直覺的方式,畢竟一般人想到投資股市便是試圖預測市場,找到好標的並買低賣高。像是如果我買了今年3月的台積電,現在就賺得荷包飽飽不是嗎。
但其實市場並不是那麼容易預測的,強如牛頓就曾經在投資市場上栽了跟斗,並留下那句: 「我能計算天體,但不能計算人群的瘋狂。」因此作者認為最好的方式便是不管時機點,定期持續投入資金。至於投入頻率則可以根據自己的薪水,選擇每月或是每季的投入。
資產配置
作者建議要將股市與債市都納入投資組合中。股市屬於高風險資產,雖然能提供比較高的報酬,但其波動性也較大,而債市則是屬於低風險資產,可以在金融市場動盪 (像是今年的的連續熔斷)時發揮避風港的作用。至於比例要如何分配呢? 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對高低風險資產做調配。一般來說,越年輕所能承受的風險越高,可以持有更多的高風險資產。書中建議可以用110減去年齡的方法決定高風險資產比重。比方說一個30歲的年輕人,其股債比便可以設定為80:20。
再平衡
由於資產比重會隨著市場而變化,所以需要定期做再平衡。可能你原先計畫持有80:20的股債比,但因為股市持續上揚,變成了90:10,如此便與一開始設定的風險承受度有落差。為了確保自己持有的比例與風險承受度相符,便需要將多出的股票賣出,並買入債市,維持80:20的股債比。至於頻率,作者建議可以每年再平衡一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