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服務=費用化」,得從意識改革做起
那服務收費之後,會有什麼情況發生?這個應該會讓原本一律的服務政策開始朝兩極化移動。
想走服務費用化的餐廳,就可以更大膽的提供更精緻的服務,跟顧客收取符合服務水準的酬勞,再運用這些錢,去改善目前的營運體制,製作更符合員工長期生涯的薪水計劃,或是更多元的服務管道,對抗未來未知的突發風險。
而想走服務免費的餐廳,就可以跟大膽的卸下不必要的服務投資,比分說,用機械取代人力,減少不必要的包裝材料,再把這些節省下來的錢,再反應到售價,用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增加來客數,以追求最大的規模經濟。
無論怎麽兩極,應該都是對消費者更有利,提供更多不同的選擇機會。
要扭轉「服務=費用化」這一件事,還是要從意識改革開始。之前在日本的車站出現了一張海報,是由日本經濟產業省出錢做的,内容就是在宣導「支付合理的對等價格給為你流汗服務的對象」,雖然這個不是在說餐飲業,但其實内容精神是一樣的。
雖然看起來「服務=費用化」還是有一段路要走,但在這一波疫情過後,應該日本餐飲業者朝這個方向的速度應該會越來越快了。
文/商社男的外食迷宮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如何收取看不見的「服務成本」?疫情衝擊下的日本餐廳業者很頭痛!)
責任編輯/柯翎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