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愛與尊重,換來的是孩子對我們的不尊重與不自重,那這種「愛與尊重」充其量只是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誤教育方式而已!
故事中的媽媽問題在哪裡呢?
問題在:她的教育裡有著對孩子的「愛與尊重」,但卻沒有「自由與紀律」。她給了孩子自由,卻沒有給予任何約束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紀律,因此教育失敗。
孩子還小時,成人給予教育必須有權威
我在美國進修蒙特梭利教育時,很幸運遇到的都是當代教育名家,其中一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蒙特梭利教育代表 Dr. Sylvia C. Dubovoy 博士。她在「自由與紀律」的講習裡,曾清楚地對我們說明:「要給予孩子教育,成人是必須要有權威的。但權威有兩種:一種是理性的權威,一種是非理性的權威。」
理性權威(Rational Authority):幫助孩子生命發展
「理性權威」建立在經驗與知識上,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生命發展。成人對孩子的權威,只會表現在特定的時間點上,例如當成人需要給予孩子規範時;但過了這段時間後,這權威就結束。
所以理性權威是有時間性的,例如廚師在廚房煮菜的時候,他是當時的權威,但下班了就不再是又例如老師在教室上課的時候是權威,但離開教室之後就不再是。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成人是孩子的權威,因為成人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能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做正確的選擇。他們之間的關係,一個是知識的領導者、一個是熱情的學習者,透過彼此互動成為一種對兩者都有益的相互經驗。
非理性權威(Irrational Authority):滿足個人欲望
「非理性權威」建立在個人的控制欲、權力欲與支配欲上,其目的是為了要滿足個人欲望,而非幫助孩子生命發展。這種成人,總是會用權威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們不相信孩子,也不相信孩子夠成熟可以自己做決定,所以無時無刻都在操控著孩子的所有事情。
有一次跟一位朋友聚會,在吃飯的時候我聽他提醒孩子的次數不下二十次:「請你坐的時候不要駝背要坐好……」「來,這個你要多吃,因為對你身體很好。」「這個你已經吃太多了,要留一些給別人,不可以再吃了知道嗎?有沒有聽到?」「叔叔幫你夾菜你有沒有跟叔叔說謝謝?」「你為什麼眼睛紅紅的?等一下回去要馬上睡午覺知道嗎?」……
過度控制的父母,處處都以自己的決定取代了孩子的選擇,這樣不但容易培養出沒自信、沒主見的孩子,還可能會讓孩子內心產生「偏態」(Deviation,意指心靈上的缺陷,是因為內在發展需求沒有被回應而產生的)而造成各種偏差行為,如:違抗(disobedience)、暴力(violence)、侵略性(aggression)、佔有欲(possessiveness),說謊(lies)、哀怨(whining)、依賴(dependence)……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