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長,建立在先天條件與後天環境。一位孩子樣貌、體格,是先天條件的基因所致。後天環境來自父母的應對,應對的關鍵都是態度。先天條件有其優勢,但是父母塑造的後天環境,更是決定了孩子的發展,不容小覷。
英國有句諺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
什麼樣的應對才是良好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命運?我的答案是:
專注和諧與孩子對話,孩子通常顯得寧靜專注。當父母專注和諧,孩子也就專注和諧了。
這種互動方式,心理學家稱之為:「attunement」。
「Attunement」的現象,心理學界曾借用物理現象解釋,可用某實驗說明:
將數個節拍器攪動,以各自的頻率擺動,一段時間之後,數個節拍器都同步,一致的擺盪,發出相同的聲調。將鐘擺放置一起,也有同樣的狀況。
自然界蟬的鳴叫、青蛙的共鳴,都有「attunement」的現象,同步成協調一致的節奏。人與人之間也有這個現象,比如女性同胞,姊妹淘經常相處,生理期常常一起報到。
因此,在教養環境,父母與教師所展現的態度,正是給孩子最初的示範。
若是師長寧靜專注,孩子接收我們的頻率,易養成寧靜專注,這就是孩子與父母attunement,同步化了。
另一個層次就是本書著墨,如何在語言訊息的內涵,能與孩子有和諧的對話。我認為這是教養的基礎,也是這個時代的教養最需要注意的部分。
當你跟浮躁的人相處,你輕易就浮躁了;跟憤怒的人相處,你容易憤怒或者害怕。如果跟寧靜和諧的人相處,你則進入相同頻率,浸潤在一致的氣氛。這正是心理學的「attunement」作用。
所以,當父母語氣怒飆,只是想控制孩子,孩子也學會這樣控制他人。探索這些有情緒問題的孩子,追溯其家庭的應對,發現父母常對孩子嚴厲,語態裡不自覺流露憤怒。
嚴厲的教養方式,在當今繽紛加速的年代,易引起孩子的反彈。且父母常以情緒控制孩子,當孩子日漸長大,有能力反抗,也會以情緒控制反饋大人,這就是態度的影響。
有的孩子在外頭畏縮,在家裡面比較調皮,也常是被嚴格態度對待所致。(延伸閱讀:小孩在家一條龍,出外一條蟲?)相反的狀況,孩子若經常被寵溺,一味的被不當稱讚,不能面對失敗與失落,抗壓性不足,這也來自父母管教的態度。(延伸閱讀:4大NG稱讚反而誤了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