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京都街頭,隨處可見「水」的蹤影,還可見到許多人拿著寶特瓶或塑膠桶,排隊等著裝取神社角落湧出的「名水」,其中也有身穿白衣的日本料理師傅。有些老字號料亭內就有自己的井,不過其他大部分的店家,都有各自愛用的泉水。廚師每天早上汲取泉水後,將昆布浸泡其中,為當天的料理做準備。
在嚐遍京都名店之前,先嚐嚐京都的名水也不錯。
名水之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京三名水」,另外還有「都七名水」。有名的事物一旦標上數字,通常都會有各派說法,依說法不同,有的列入其中,有的則被排除在外。京都三名水一般指的是「染井名水」、「醒井名水」和「縣井名水」,後兩者已不復存在,而僅存的「染井名水」總是大排長龍。
京都御所東北方的梨木神社以秋天的「萩祭」聞名,染井也位於此座神社境內。以杓子舀水,含至口中。井水整年都帶著涼意,還有些許甘甜,嚐起來十分順口。嚥下後甚至有種洗淨胃部的清涼感受。
神佛與水
「水」擁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淨化」。
京都各地散布著許多佛寺與神社,祭祀對象分別為佛與神,因此兩者的參拜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其共通之處在於「手水舍」。
寺域、神域與眾生世界之間,總會設置結界。佛寺的結界稱為山門,神社則為鳥居。眾生在穿越結界前必須潔淨身心,這時用以清潔的正是「水」。用清水洗淨汙穢後,才能參拜神佛。
先以右手持杓,舀水洗淨左手;接著換以左手持杓,洗淨右手;再次換以右手持杓,左手掌接水漱口;最後清洗左手完成潔淨儀式。各宗派的流程多少有些差異,但無論神社或是佛寺,清潔方式大致都是這樣。
京都人格外重視參拜神佛一事,在這件事上,「水」同樣扮演了重要角色。
話題回到「三名水」。我剛才說三名水中現存的只有「染井名水」,但其實「醒井名水」也出現了復刻版。
原來的「醒井」位於六条堀川的源氏宅邸之中,知名茶人如:村田珠光、武野紹鷗、織田有樂齋,還有千利休,都喜歡使用醒井的水泡茶。可惜應仁之亂後,為擴建堀川通而掩埋了醒井。
和菓子店「龜屋良長」為此感到惋惜,於一九九一年挖了一口井,同樣命名為醒井。其位於四条堀川東側,面向醒井通,鄰近原醒井所在地五条堀川。
每次看見「醒井」,我就深深體會到茶與水之間切也切不斷的關係。茶道五月至十月煮水時用的是風爐,熱水咻咻沸騰後,拿起柄杓將熱水注入抹茶碗中。一瞬間,整間茶室充滿茶香。一碗茶是由熱「水」和抹茶構成的。即使抹茶品質再好,水質不好就無法泡出好茶。
茶道三千家都將流派中心置於京都,也和「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