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相對於中國沿海省份的繁榮發展,中共在江西南部蘇維埃領地同時也快速擴展,並且幾次擊敗政府軍的征剿。為了準備對抗日本的侵略,蔣中正主席提出「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並於1933年10月,調集百萬政府軍部隊,分五路圍剿中央蘇區。一年後,中共中央被迫率部撒離轉移,展開他們所稱的「長征」,在兩年時間內,中共紅軍徒步穿越多個省份,於1936年10月抵達位於大西北地區的陝西省北部的延安。由於沿途與追剿的政府軍戰鬥,不斷有死傷、被俘和逃亡,扺達陝北的紅軍部隊已不足三萬人。此時,蔣中正主席親自到陝西首府西安,指揮對中共的最後總攻撃。在此悠關中共存亡的關鍵時刻,擔任主攻部隊的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反對內戰,突然發動兵變,扣留蔣中正,震撼國際社會。在調停之下,多方達到和平協議。國民政府停止軍事剿共,中共則放棄赤色革命,加入政府軍。中國主要黨派實現政治整合,團結一致。半年後,「蘆溝橋事變」爆發,蔣中正決定中國投入全面抗戰的時機已然成熟。中共部隊旋即改編為國軍的一部份,包括組建「第十八集團軍」,俗稱八路軍,赴華北敵後地區作戰,以及「新四軍」赴江蘇北部作戰。此外,中共代表周恩來擔任軍委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人員參與各地政戰工作,發動民眾支援前線抗戰,並以戲劇、音樂、文學等文藝活動鼓舞人心。中共中央所在的延安,以鮮明的抗戰旗幟吸引了大批充滿赤忱的年輕知識分子前往,他們成了日後重要的共產黨幹部。
由於起源於蘇聯,中共與莫斯科關係密切,與美國幾無瓜葛,不過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37年10月出版英文「紅星照耀中國」,描述他在中國西北地區採訪中共領袖毛澤東、周恩來等人,以及親睹的紅軍部隊。這本書暢銷一時,眾多美國讀者首次看見中共領袖和紅軍完整清晰的形象。在斯諾的筆下,中共領袖們被形容成欲追求土地改革、實現平等的正義英雄。從當時世界性的社會主義革命浪潮來看,這種浪漫的期待和視角或許並不意外,就如同一時期的蘇聯社會受到全球許多著名知道識分子的禮讚那般,因為它代表了人類追求烏托邦社會的夢想,而且同樣令不少美國知識分子感動不已。
至於中國抗戰的第一年,國共兩黨合作良好,國民黨在正面與日軍進行大規模的陣地戰,共產黨則在敵後進行游擊戰,組織群眾破壞日軍的交通線,牽制日軍的行動。然而,隨著戰事延長,國共矛盾逐步顯露。形式上,中共所屬部隊也屬於國軍的編制,不過根本上他們只接受中共中央的命令。1941年初,國民政府指中共新四軍自行擴展軍事活動範圍,派軍攻擊該部。這是抗戰爆發後,國共首次出現大型的軍事衝突,更加深雙方的猜忌之心。抗戰一結束後,國共曾經有短暫的和平,並且試圖達成合作協議,以滿足中國人民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和平與建設的期待。不幸的是,國共內戰依然爆發,而且快速地演變為全面戰爭。
01. 老大爺送子弟參加中共軍隊
一名年輕人參加中共軍隊,離開前有一名老大爺對他加以鼓勵,希望他能得勝歸來。中共軍隊多半是農民所組成。
02. 中共第七大全國代表大會
1945年春,中共第七大全國代表大會樹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綱領,這次大會決定了中共在抗戰結束後鬥爭的基本方向。
世界時光走廊》太平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特輯(1):新加坡華人高舉中華民國國旗,歡慶抗戰勝利
世界時光走廊》太平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特輯(2):日軍橫掃東南亞,西方殖民統治崩解
世界時光走廊》太平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特輯(3): 中緬印戰區的烽火與榮耀
世界時光走廊》太平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特輯(4): 美軍與中國共產黨的軍事合作
03. 周恩來與劉少奇
1939年8月,中共領袖周恩來因騎馬摔傷手臂,準備前往蘇聯醫治前,在延安與另一為中共領袖劉少奇合影。
04. 第一次國共內戰
1933年12月,國民黨軍向中共所在的江西蘇區進行圍剿。1927年國共破裂後,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本身的武裝力量,並且以江西南部為基礎,建立了廣大的蘇維埃革命基地。國共兩黨進入了第一次10年的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