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變得「叛逆」符合青春期心理發展的需要。所謂「叛逆」,是「分離-個體化」進程在親子關係上的呈現。而「分離-個體化」是指個體在發展過程中,通過與照顧者在心理上的分離,從而發展出獨立意志,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發展任務。沒有順利過渡「分離-個體化」發展任務的個體,會產生出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比如焦慮障礙中的分離焦慮障礙就是其中之一,它表現為兒童青少年會因為害怕與照顧者的分離而無法離開家或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兒童青少年可能表現為不想去上學、常在學校想家想得哭、難以適應學校的環境)。這樣的症狀甚至可能一直持續到成年。
人生第一次的「叛逆期」發生在2-3歲的幼兒期。
父母可以觀察到,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主張,不再像從前那樣完全依附于母親(或其他照顧者),他雖然還不能夠流利地進行語言表達,但是開始用很多肢體行動來反對照顧者的意願。比如父母要求的事情他會對著幹,或者進行一些看似沒有理由的攻擊和破壞行為。
這些叛逆的行為正是孩子發展出自我獨立意識的重要指標,家長不宜在那個時期對孩子進行嚴厲打擊,而應該包容孩子適當的叛逆和攻擊性,不對孩子進行打擊報復(比如體罰和情緒懲罰),同時溫和地使用語言與孩子建立必要的規則,並且堅定(但非暴力)地執行這些規則。
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就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生的暴風驟雨期,以青少年極其不穩定和難以預測的行為而著稱。安娜·佛洛德(1958)甚至寫道:「青春期的正常是通過不正常表現的。」儘管並不是每個孩子在青春期都會有非常動盪的情緒和離經叛道的行為,但如果一個孩子在青春期完全沒有叛逆的行為和想法,還是對父母百依百順的話,那很有可能這個少年已經有低自尊相關的心理問題。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提出「角色認同的同一性」是青春期非常重要的發展任務。同一性是指一種統一、穩定的自我認同,而自我認同是指一個人對「我是誰?我有什麼價值?」的自我發問和回答。自我認同如何,對人的畢生發展都非常重要。青春期是建立穩定自我認同的關鍵時期。「角色認同同一性」發展得不好的話,個體可能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對自我價值充滿否定和懷疑。
比如有的青少年在進入青春期後,覺得自己樣貌醜陋,缺乏吸引力,認為同伴會因為自己的長相而排斥自己。一些孩子可能會希望用學業上的成就來補償自己在相貌上的遺憾,而有些孩子則可能無法從其他方面獲得補償,因而陷入到無價值感的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