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著,就為了代替爸媽實現夢想?一個考上醫學院卻輕生的孩子,道盡東亞社會最大悲哀

2020-09-24 17:10

? 人氣

若他們真的照著這樣的期待去做,考了個好大學、找了個好對象結婚生子,儘管過著看似人生勝利組的亮麗人生,但他們的心中是有空洞、有遺憾的。從小用功念書、放棄了自己音樂夢的爸爸,可能也要求孩子要「上進」和自己一樣考個好學校、成家立業;放棄了職場生涯的媽媽,也可能因為覺得自己犧牲很多,希望孩子能夠用功念書、代替她在職場上發光發熱,於是,這種壓迫開始「代代相傳」心中有傷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也成為另一個壓迫者,對他的孩子吼著:「我那麼辛苦,還不是為了你?」「我為你犧牲了這麼多,你為什麼還不聽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沒意識到這種傷口,恐釀成諸多悲劇

日本演員三浦春馬在2020年七月輕生,震撼了日本演藝圈,人人都難以置信:「為何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的他,竟選擇結束生命?」然而細究他的成長背景,會發現年輕英俊的他未必活得快樂。三浦春馬4歲時參加了兒童劇團,7歲就出道,16歲因為愛情電影《戀空》而大紅,順遂的星途背後,代價就是沒有機會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能受制於公司、受制於知名演員的這個身分。而他的母親,選擇把4歲兒子送入劇團的那個人,是否也有些遺憾沒被圓滿、因此希望兒子能實現?答案我們無從知曉,悲劇卻已經發生。

 
 
 
 
 
 
 
 
 
 
 
 
 
 
 

Haruma Miura 三浦春馬(@haruma_miura_info)分享的貼文 張貼

如果我們不希望繼續這樣的輪迴、甚至造就更多悲劇,該怎麼做才好?恐怕只能從我們自己做起。郭彥余心理師在《關係物化》中提到,或許你就是那個被父母給的壓力壓得難以喘息的子女,那麼,你可以試著去了解長輩的過去、看見他們曾經的傷口,並表達對他們的肯定與心疼,盡己所能地關懷他們、對他們好,在你們互相理解的過程中,或許會有兩代傷痕都被療癒的可能。但是,別被不合理的要求絆住,在重要的時刻,你仍要從自己的感受出發、為自己做出決定,不要逼自己活出爸媽想要的人生,畢竟,你的人生,你才該是真正的主人!

參考資料:

陳鴻彬《鋼索上的家庭》寶瓶文化出版
郭彥余《關係物化》商周出版
周慕姿《他們都說妳「應該」》寶瓶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焦家卉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安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