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第一眼見到初以蘇聯總理之姿掌權的喬瑟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 1879-1953),印象都是其出奇充滿魅力。雖然他手下的部長多數都比他年輕,但史達林都鼓勵他們用俄文中常體的「你」,而不用敬體的「您」來稱呼自己。他讓自己即便面對年輕資淺的政府官員,都顯得一點架子都沒有。他聽你說話的時候,是那麼的專注與興致勃勃,其熾熱的眼神就像要把你的衣服脫掉一樣。你最深的想法與疑惑,他都不會有所遺漏。
但他最大的特色,還是能讓你感覺自己很重要,讓你感覺自己是其革命核心的圈內人。他會跟你勾肩搭背,摟著你踏出他的辦公室,讓會議總是用很感性的調性收尾。有名年輕人曾寫道說,凡是跟史達林見過一面的人,都會「很期待與他重逢」,理由是「他營造出了一種兩人羈絆會延續到永遠的感覺」。有時候他會耍一點小孤僻,而這會讓他的粉絲們抓狂。然後這種情緒會過去,大夥又會再沐浴在他溫情的照耀下。
他的魅力,有一部分來自於他以一己之力代表著革命。他是來自群眾、屬於群眾的領導者,有點粗獷、有點不拘小節,但也是個基層俄羅斯人都能夠認同的領袖。更重要的是,史達林還時不時相當風趣。他熱愛歌唱,也能說接地氣的笑話。身懷這些特質,也難怪史達林能慢慢聚斂權力,徹底掌握蘇聯這台國家機器。唯隨著時間一年年過去,他的權力日漸登頂,史達林的另外一面也慢慢穿過了縫隙。
表面上的友善,並不如看上去那麼單純無害。而在圍繞著史達林打轉的核心裡,謝爾蓋.基洛夫(Sergey Kirov)或許便是第一個顯示事情有異的案例。基洛夫身為蘇聯政治局的有力成員,更在史達林髮妻於一九三二年自殺後成為史達林最親近的友人與無話不談的傾訴對象。
基洛夫是個熱血但性子有點單純的傢伙,很能交朋友,也很善於安慰史達林。但問題就在基洛夫的人緣好像慢慢有點好得過頭了。一九三四年,幾名地方上的幹部找上了他,對他提出了一種可能性:他們厭倦了史達林對小農階級的粗暴對待,所以打算煽動政變,並屬意由基洛夫來接任總理的職位。基洛夫不受誘惑,反而忠心耿耿地把事情一五一十稟告了史達林。史達林表面上對他感激的不得了,但兩人之間從此就有了疙瘩,雙方的關係呈現前所未見的急凍。
什麼叫做陷自己於不義,這會兒的基洛夫也已了然於胸,他讓史達林知道了自己其實不如自己以為的那麼受歡迎,而且還有一個人在一旁與他形成對比。基洛夫知道自己身處險境,於是便使出了渾身解數來安撫史達林。在公開出席的場合裡,基洛夫會刻意地言必稱史達林;他會在臉上更顯露出對領袖的孺慕之情。但這種種用來輸誠的言行,卻只是加深了史達林的猜忌,基洛夫的表現在他看來只是欲蓋彌彰。一瞬間,基洛夫想起了他曾經拿史達林開過的玩笑。曾經那些玩笑是兩人關係匪淺的代表,但史達林現在想起那些笑話還吞得下去嗎?基洛夫覺得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洞,而且好像不太可能爬得出來。